就他所带的军队,一共攻下省城两座,重大战略要地城池十余座,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两百来座,可谓是明初军事将领第一人。
把他这些战绩放在其他军事将领里,找不出来第二个。
牛!
那无数研究历史的人就会研究,点解明初那么多人,那么多优秀的将领,比如很会打仗但脾气不太好的常遇春,点解就徐达能取得这么显赫的军功呢?
理由很多,不同的人,看法那是千差万别,什么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等百花齐放的观点,周小星都有了解,都觉得这些观点说到了一点点原因,但真真正正的关键因素,很少有人提到。
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徐达这人,有一个很好的个人习惯,他喜欢想,什么事情他都要想很久,把方方面面都想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了,他才会去做。
深谋远虑!
这一点,放在两军对战中,尤为重要。
战场上瞬息万变,如果最高将领指挥官,什么都没有考虑好,就这么拍拍桌子皱皱眉动动嘴巴就开战了,那损失不是一星半点。
吃败仗那是肯定的,而且说不定一站就玩完。
打仗不是儿戏,小孩子过家家,双方力量碰一碰就可以,是真刀真枪真人,武器刺到人身体里,会汩汩流血,人会受伤,会死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徐达能有如此高的军事成就,离不开他那一批听话的兵的同时,更是由于他会想,能想,想很久,对他手上的每一条性命都很重视。
一个将领,一旦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凡事方方面面都连细枝末节都想到,那打仗对他来讲,也就不怎么难。
周小星深以为然,所以他决定向徐达学习,跟着鬼王达脑海中的信息,去详细了解鬼王达点解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只是听二十年后的鬼王达说过一次,还是极其概括性那种,又不准他问,他心里还是存有不少疑虑的,正好,眼下就有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把握住。
那时候的他,仅仅只是知道了结果,对于其中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也就没怎么做太多的评价。
有什么好说的,他听到的就是一个静止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根本就做不了什么,改变不了的事情,说再多废话也是枉然。
就好像是他上一世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一张历史人物的图片,几句或者几段人物的相关人生履历,书页一翻,那人的一生就过完了。
无比残忍。
不是吗?
那仅仅只有一页篇幅,几百来的字,就说明了一个人几十年的经历,还是只捡重要的说。
太让人唏嘘了。
一个人,少说也要在世上活几十年,从二三十年到八九十年不等,就这样,简单的说完了他的一辈子。
就好像二十年后的鬼王达对他这段经历,就用了三个字,打假球,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多说。
前面他经历了什么,没有开口,后面他又变得点样,闭口不谈,只留下这模糊不清的三个字,任由听到的人置评,说得对与不对,通通不解释。
可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呼吸,会选择,识得趋利避害,懂得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换了第二个,处在和他一样位置,不一定,做得比他还要好。
基于这个原因,周小星更加要往下看下去,不求获得什么宝贵性的历史经验教训,只想了解事情就是是怎么发展的,那个相比于静态结果的动态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不光光是为了更好的帮到鬼王达,更重要的是,看看心里的想法和真实发生的事情,有多大出入。
这很重要,关系到他对自己特异功能的功力的了解,也算是在精进特异功能能量一般。
特异功能和武功这类技能一样,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