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攸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说来听听!”
荀攸微微一笑,低声道:“黄忠所部近日已抵达泰山,不出三日,就会联合高顺攻破泰山,到时主公可密令他们率军北上,屯兵十五万于临淄城前,在令幽州陈到、冀州张颌、兖州文聘率兵入青,横扫青州各郡。”
荀攸之策可一用,只是兵马调动,皆需粮草,今年又是大旱之年,各地赋税收上来的不到三成,如何支应的这么多军队调动?就是能支应,刘鹏也不敢轻易将府库粮草调出来,哪样来年就会因粮草不济,而休兵停战。
思虑甚久,刘鹏还是不能下定决心,现在的大汉遍地都是战机,稍加错过一个机会,就会引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时,荀攸已然明白自家主公在担心,遂轻笑道:“主公可是担心粮草?”
“正是,本将多年征战,靠的就是粮草!若是动用这么多大军,冀州的府库非得掏空不可,那样一来,本将来年征战靠什么喂养大军?”
荀攸跟随刘鹏多年,岂能不了解刘鹏脾性,遂轻笑道:“主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下替主主预算过,这三路兵马入青州,所需时间不过两月,而两月之中,十万大军也不会消耗十万槲粮草。而冀州府库现有二十多槲粮草,幽州也有近十万槲粮草,加起来主公一共有近三十多万槲粮草。”
“就是给这三路兵马用去十万槲,主公来年征战所需之粮仍有二十多万槲,因此,依在下看来,主公完全不必为粮草担忧。”
刘鹏曾收到消息,公孙瓒在燕军入青前,便将青州各郡粮草收了上去,现在的临淄城大概有粮草十万槲!
而公孙瓒在城中有兵马七万多,这十万槲粮草可供七万大军食用四五月之久,那时早已入冬,燕军的粮草恐怕也有不济。
“公达,十五万兵马围城数月,若还破不了临辎城,到时又该如何?”
“主公,依在下来看,十五万兵马只需一月时日,必能攻破临辎城。”
刘鹏眼露若有所思的光芒,问道:“这是为何?难道公达与元皓一样,也能知晓天文?”
听到主公话中的打趣,荀攸难得脸一红,道:“在下不如元皓!一月能破临辎,完全是靠季节的影响!现在临淄城前的护城河之所以水流喘急,是因为雨季刚过,地面上的水汇入河中。”
“可再过一月,天气渐渐寒冷,河水就会见底,我军可用浮桥,度过护城河,强攻临淄城!以高顺将军的统率兵马之才,攻下临淄,不过是小事一件尔。”
耳听荀攸的自信之言,刘鹏不由的看不懂麾下这位谋士了,荀攸跟着他也有近六、七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其用如此自信的口吻来道计。
难道是胜仗打多了,麾下人都有一中骄气?这也不可能,荀攸的为人他还是清楚的,既不显水露水,也不骄躁,身为谋士却从无左右主公之令,相反其手中之事,却是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这也是他每次出战都喜欢带着荀攸的原因。
刘鹏靠在主位上,神思良久,最终还是决定采用荀攸之言!
命黄忠、高顺攻下泰山,率大军沿途北上临淄,又令幽州陈到、冀州张颌,各率兵马三万,入青作战!
至于没有召兖州文聘带兵前来,乃是考虑到陈留还有曹操这个眼中钉,轻易不得动用文聘大军,以防曹操率军反攻兖州。
有了张颌与陈到的六万兵马,横扫青州其他诸郡乃是绰绰有余!
在给陈到的密令上,刘鹏还附加了一条,让其在幽州带够三万大军三月之粮,再南下作战!
至于冀州的张颌,刘鹏命其先率军入青州,所需要粮草会有辎重兵送去。
将这几条命令传下,刘鹏便开始部署围城!
鞠义率精兵一万,文丑率铁骑两万,共同围住北门!
张辽率精兵一万,颜良率铁骑一万,守卫东门。
赵云率精兵一万,铁骑一万,围住南门,独留西门,任公孙瓒离去。
这三门兵马,全部离城十里下寨,而刘鹏亲率一万铁骑,就在这三座营寨的后面,为其形成相互策应!
漫山遍野的旌旗遍布临辎城外,蹄声密集的铁骑不断来回奔驰!
燕军围城下寨后,既不攻击,也不出兵叫阵,每日只顾操练、吃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