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败兵回营,身后的诸侯盟军是猛追穷打,在扔下几千士卒殿后,才得以率领一万多残兵回营。
等他回营时一看,大营内灯火同明,士卒们都在整理行囊,像是要撤兵之征兆。
李傕心中一惊,忙去求见董卓。可董卓因为他丢了虎牢关,懒的召见他,只留下了三万精兵,传话让他紧守大门,抵抗诸侯大军。
不多时,西凉军便已收拾停当,快速上路而去。
一脸苦涩的李傕,在西凉大军离去之后,率领三万精兵与他带回来的一万多残兵,在大营周围布好口袋阵,静等诸侯大军前来攻营。
在董卓的思量之中,李傕就是兵败,麾下应能有个二三万人,因此才留下了三万精兵、加上这二三万人,守住大营,抵抗诸侯大军一段时日是不成问题的。(未完待续……)
PS:《求点动力,花猫最近码字老走神,诸位将军请给点动力,让花猫不在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吧。》
第四十七章 勾结?
可董卓未想到的是,李傕被黄忠与诸侯大军一路追赶,麾下士卒在黑夜中死的死,伤的伤,还有的直接逃走。哪还能留下二三万人,就这一万多残兵,还是李傕拼死带回来的。
轰隆隆!
大地震动之声响起、几十万盟军一路乘胜进军,直追董卓的西凉军大营。
“主公,哨骑探报,董卓的西凉大军已在两个时辰前,就已倾朝出动,往洛阳方向而去!西凉兵大营此时应是一座空营?”陈到一身血迹,横刀立马于军前,脸色带着点惊喜,立即道出此话。
刘鹏听闻此惊天之消息,先是一喜,后由觉的不对!董卓只是丢失了虎牢关,西凉大军并未有过多的损伤;此时却撤军了,只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董卓要回师洛阳,准备迁都了!
这么一想,刘鹏立即猜测到,董卓要回师洛阳,定会料到诸侯会前去追赶,也一定会在通往洛阳的道上留下伏兵,可在仓促间,伏兵又会藏在哪儿呢?
思索了一会儿,刘鹏骑在赤兔马上,听着前方传来的杀喊声,口露不屑神色,下令道:“传令高览率两万步卒,驻兵于虎牢关。其余十七镇诸侯,让他们立即率兵追击董卓的西凉大军。”
“诺言”!陈到领命,欲打马而去。
“慢,再传令黄忠,让他率铁骑与本将在虎牢关前会合,至于那座西凉军大营?留给诸侯们吧。”刘鹏脸上笑意一闪而逝,口中缓缓令道。
董卓的西凉大军撤走,那营中定留下许多辎重。陈到疑惑道:“主公。西凉军大营内的粮草辎重。定是有许多,我军得到一些,也能暂时缓解营中粮草不继之事。”
“传令去吧,那座西凉军大营,里面的粮草很是诱人,但董卓才是最诱人的!况且那西凉军大营,岂是那么容易就攻取的,恐怕西凉大营未攻下。董卓早就回洛阳了。”
刘鹏带有暗示之语一笑而道。
陈到听的是糊里糊涂的,什么时候董卓比粮草还诱人?不过在疑惑之余,他还是奉刘鹏之令,拍马而去。
诸侯们得到刘鹏之令后,已是卯时一刻,天色已微微亮起曙光,从虎牢关至西凉军大营的路途中,到处可见战死沙场的士卒尸首。
天至大亮时,刘鹏的幽州军全部集结于关内、一夜大战、士卒们也有些许损失,神情也带着丝死疲倦。
“主公。末将已分派下去,关上全是我幽州军守卫。”
高览驾着骏马。飞骑前来报道。
刘鹏抬眼望了一下,沉声道:“叔至、虎牢关就交由你来守,莫辜负本将的期望。”
“主公放心,末将定会守好此关,等待主公军令。”
一听这话,高览忙是出声保证道。
“各路诸侯现在都在哪里?”刘鹏在回身的刹那间、眼神扫过神情憔悴的荀攸、出声问道。
现在大军哨骑皆是黄忠部下,因此在众将未出声后,黄忠拍马上前一步,道:“启禀主公,各镇诸侯在得到追击董卓的军令后,全部以兵疲马乏为由,不愿出兵,却派人围住了西凉军大营,看样子是要攻取西凉大营。”
这些人平时都自比人精,此时却全都被眼前一点利益所迷惑、可悲可叹!刘鹏轻蔑一笑,问道:“难道就无一人敢去追击董卓?是否?”
黄忠仔细梳理了一下思路,才回道:“诸侯之中的刘青州在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