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战功赫赫,声名在外,但大将军常年镇守边陲,对中原之事不太了解。馥认为,本初四世三公,贤名满天下,又对朝事比较了解,可为我等盟主。”
说话之人乃是冀州牧韩馥,此人乃袁家门生,一心想让袁绍坐上盟主之位,便在下方侃侃而道。
对于这个人,刘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说他傻吧。能坐到一州之牧的位子上,岂会是一傻子。但说不傻吧,此人在历史中,可是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
韩馥的一番话。让众诸侯皆不在说话,静看主位上的大将军如何应对?
刘鹏看着神色间带着点笑意的韩馥,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这个人太不识抬举,如今他大军在握。名声比起袁绍可是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儿,岂容的此人如此之言。
“本将德才浅薄。见识低微、担不起盟主之大任。依本将看来,韩州牧文韬武略,声名显赫,一身武艺纵横天下,难逢敌手,可为盟主。”
帅位上的刘鹏,神色平淡,眼神中带着一丝冷色,口中冷冰冰的说道。
韩馥在董卓进京之前,只是一御史中丞,哪有什么声名显赫、至于文韬武略,则更是没有。他只不过是一书生,董卓未进京之前,文韬没人知道,武略更是没有,他一未带过兵,二未上过战场,只是一介酸儒罢了。
一身武艺纵横天下?那就是侮辱了,谁都知道韩馥从未学过武艺,哪来的纵横天下。
听完主坐上刘鹏之话,下面的诸侯皆暗笑不已,韩馥要是能纵横天下?老天恐怕都不会下雨了。
韩馥一张黑脸,此时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本出自袁氏门下,此番出言力举袁绍为盟主,多是出于报恩的想法。未料到无形中得罪了大将军刘鹏,引来了一犯侮辱之言。
此刻的韩馥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他出声之前,未料到刘鹏仅是因为一言,就对他冷嘲热讽,可见这位大将军的性格必是瑕疵必报。他得罪了人家,如今可如何是好?
就在韩馥不安之时,位于左侧第一位的刘虞清清嗓子,缓缓道:“飞羽为大汉屡立功勋、又是我朝大将军,兵伐之事,当一应做主。老夫认为飞羽可为盟主,诸位意下如何?”
刘鹏这几年征战,少有败绩,威名传遍四海。如今更是兵马强壮,占一州之地。于众诸侯而言,他们想要击败董卓,建功立业,奉刘鹏为盟主,才是最好的选择。
若刘鹏击不败董卓,那天下人会说董卓厉害,与众诸侯无关。若刘鹏击败了董卓,那天下人会说刘鹏厉害,他们这些诸侯也能跟着沾点光彩。
当然了,帅台上也有人是一心想救天子,就如声望颇高的刘虞,他举荐刘鹏为盟主,一来是出于同为汉室宗亲,他与刘鹏说起来都是自家人。二来是因为刘鹏骁勇善战,麾下幽州铁骑更是战阵之上的利器,再者言,除刘鹏之外,在坐的诸侯中,兵马最多的也不过三四万人。
三四万人与刘鹏的数十万大军相比,可谓是差了不只一点儿。别人坐了盟主,手握十万大军的刘鹏岂能同意?愿屈尊于他人帐下?
台上的众诸侯各自思虑了一会儿,便一起站起来,半跪下道:“拜见盟主。”
拜见盟主?
这四个字一出,帅台主位上刘鹏的脸色有了一丝笑意,不管这些诸侯此时在想什么,但无一列外承认了他这盟主地位。
“诸位既然信得过本将,那本将亦不会让诸位失望。”刘鹏一脸正色,起身承诺道。
下面半跪着的诸侯们,听闻此话,都笑着起身恭维起刘鹏来
只有袁绍在起身的那一刻,脸上闪过一丝不然。已经三十多岁的袁绍,以为推举他当盟主的人至少有一半之多,未料到只有韩馥一人替他说话,别的诸侯都是静观事态的发展,无一人开口举荐于他。
而袁术此刻却有点小兴奋,从小袁绍就压他一头,身为滴子的他,却时常让一个妾室生出的袁绍给压下去。
如今,袁绍坐不上盟主之位,最高兴的莫过于他。甚至在袁术的心里,此刻真恨不得好好谢谢刘鹏。今日,压着他头上十多年的袁绍,终于不再压着他了。
在外面,别人只知道袁家长子是袁绍,却不知道他袁术才是袁家的滴长子,一个妾室出生的大哥,让他在家族中说不上话,在外面抬不起头,今天他终于扬眉吐气了。
只不过这口气是别人替他袁术出的。
既然诸侯推举出刘鹏为盟主,那他就可以在任命两个副盟主,可以用来牵制众诸侯,毕竟这些人都属各自的派系,很难团结一致,要是同董卓大军交起手,他可不愿意己方出现有人出工不出力的事。
“诸位,本盟主承诸位推举,来坐这个十九镇诸侯盟主的宝座,但本盟主一人精力有限,只好再任命两人为副盟主,与本盟主一同处理盟中诸事,至于人选?就由大家各自决定吧。”
站在帅台上的刘鹏,手背在身后,一脸平淡的说道。
他的话音一落,众诸侯就开了各自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