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次来的并不是韩非,嬴政心中略觉遗憾。
韩国为什么此时派使节来,嬴政心中一清二楚,这两年来秦国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自从考工令开始根据系统给的火弩和流星箭秘密研制火药以及相关武器,闹出的动静不可谓不大,虽然嬴政有嘱咐严禁泄密,但一些有心人也在他的默许下得知了一部分消息。
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出自《战国策》)
韩国素来以制作兵器见长,如今探知秦国不仅国富兵强,连制作的兵器都威力巨大,必然会感到不安,如今派使者前来,恐怕又是表忠心来的。
不过他们探知的不过是嬴政允许他们得知的,至于那些他们还不知道的,只怕更会令他们心惊胆寒,就是不知道这战战兢兢的韩国,还能够撑的了多久。
对于这事,吕不韦心中也能猜想一二,他心中知道这是嬴政刻意示威之举,所以并没有多言,只是商讨了一些应对之策,便离开了。
吕不韦前脚刚走,蒙毅后脚就来了,他记得今日的网课就在朝食之后,踩着点就过来上课了。
两人熟练的打开平板和笔记,屏幕中,林老师也已经打开了课件,课件封面上是四个端正的隶书字体:宋明理学。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
感谢在2023-04-2111:42:482023-04-2214:51: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eanhello、不吃苦瓜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继续上网课
宋明理学这节课,林空意备的也有点艰难,一是因为这节课容量比较大,二是因为这节课也涉及到几个比较有争议的点,不过好在书上关于这一段内容写的详略得当,所以只要能够突出重点就好。
林空意虽然是第一次带高三,作为教师的经验还很少,但是几年前她也是高三文科生,至少作为学生时期的学习感受她还没有忘。
关于历史学习,从初中到高中,变化是很明显的。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因为高中历史更多考察的不是历史知识本身,而是学生对于历史的分析理解与自我归纳的能力。
高三复习到现在,从模拟题到真题,学生已经做了相当多的高考题目练习。
而在考试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题目并不会将课本上的原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只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需要学生自己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了解历史、深入历史、探究历史进而应用于现世,才是高考改革之后对学生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想要真正的答好题,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明白这些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以及影响意义是如何分析出来的,将材料中所获得的信息与自己所学知识一一对应才能得出答案。
就好像学习数学的时候,与其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定理,不如真正理解他们背后所反映的内涵,明白他们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样应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而这些往往都更加的偏向于理论性了,老师要做到的,是怎样将这些理论性的重点知识和历史的真实性相结合,带给学生真实感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充分掌握。
只有让学生对知识点不再只是一知半解,不再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的理解历史并掌握历史。
因此对于今天要讲的这节课,林空意打算换个思路来讲。以前的她在讲课的时候都是习惯按照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影响这样的顺序去讲的,今天她准备换个顺序,从本课的标题入手,先解读概念,再分析内容,然后再论述背景和影响。
————————————————
嬴政寝殿内。
平板屏幕中,林老师并没有急着切换课件画面,而是指着课件上“宋明理学”四个字问道:“同学们知道宋明理学这个概念的含义吗?”
不一会儿,屏幕中飘过一片【不知道】、【不清楚】之类的弹幕,但还是夹杂了个别解释概念的内容。
嬴政并没有发弹幕,因为他觉得自己对这个概念虽有想法,但了解的还不够透彻,因此不想轻易回答。
林老师看了一会儿弹幕,笑着说:“看来大部分同学课前并没有预习啊,但我还是看见有个别同学回答出了自己的理解。”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抓住的重点信息就是时间:宋明。我在之前讲题的时候就强调过,在一段材料中如果出现了时间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必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可以直接帮助你定位到相关知识点,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时间信息。”
“回到这个概念,宋明时期大家可以回顾一下高一学过的这内容,这一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因此,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变革,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发展成了我们今天要讲的理学。”
“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清楚,理学就是宋明之后的儒学,是儒学又一次的新发展和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