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总的说来,所谓修行,不论仙、魔、巫、佛,都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四个境界:入门、入道、神明、成圣。
所谓大小境界,都是这四个大境界的细分罢了,仙、魔、巫、佛各不相同。
言阙正处在入道的门槛上,陆惊蛰、丁鹏、褚长老这等人物,已经踏入大门,虽同是道境,却不可同日而语。
神明这个入道之后的境界,与九州所谓的神明境界,不是同一个意思,所谓神明,神而明之,元神化道,种种神通不悟自明,不学自通。
九天之上,所谓仙神,大部分都处在这个境界,传闻当今天帝:寒赭天帝,也只是神明境界最顶峰的境界罢了,便能力压群雄,掌控诸天。
言阙猜测,九州各大门派的掌教,也是神明境,不过应该是站在了门槛上。
至于成圣,乃是传说中的境界,有记载的历史上,也不过聊聊六位人物,如今早已不见踪影。
玉简中,记载了各种世界的见闻,各种神魔生灵的来历,可谓好似浩瀚无比。
言阙用了半个月之间,不眠不休,囫囵吞下了所有知识,此刻盘膝而坐,慢慢的消化这些知识,沉淀底蕴。
又过了月余时间,言阙终于完全把这些知识消化,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周身气息收敛,宛如一个书生一般,古井无波。
一双眸子,再无先前的咄咄逼人之感,仿佛沉淀了无穷智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欺我。”言阙感慨道。
一番奇异的旅行,一番知识的沉淀;近乎无穷的知识,化作底蕴,言阙终于迎来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变。
言阙睁开双眼,两道温润如玉的光芒射出尺长,仿佛虚空中生出两道冷电。
第八十四章 毁掉根基
言阙深知自己不能与那些老妖怪相比,如今虽然汲取了很多的知识,但是修行界的知识何等浩瀚,自己只不过是窃取了寥寥一瓢而已,已然形成自己的底蕴,若是想更进一步,只有从功法与法宝上想办法。
言阙思考了一会,识海之中的物品,哗啦啦被放了出来,堆满了一地,灵脉灵泉个个散发出如同蛟龙一般的强大威势。
一条极为珍贵的九阳龙脉,竟然化作一条神龙,就欲逃走,被言阙连忙收回识海,镇压起来。
言阙拿起青羽,放置一边,这是自己第一件法宝,威能强大,用着极为顺手。
又拿起了元初的尸身,这是自己手中最为强大的法宝,元初乃是太白庚金之气化形,极为神异,神通广大,虽然被血公子率众斩杀,但是仍然不可小觑。
木老的木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炼宝之物。
其余的东西,对于现在的言阙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用来送人或者赐给谢小曦,都是极为珍贵的东西,尤其是木老所赠的树叶树干,树叶几乎不逊于任何灵药,数干比紫竹灵性更胜一筹,都是极为难得之物。
功法上,言阙吸纳万道,独创了混元一气经,虽然只是雏形,但是却已经丝毫不逊于自己所修炼果的混元一气孔雀明王经,混元大道,就算是木老这等鸿蒙中生出的异种灵根,也是极为佩服。
言阙皱眉,细细剖析自己的功法,发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太多驳杂。
容纳百家,但是也为百家所累,导致言阙的功法不够纯粹,不够纯净。
前期虽然能勇猛精进,但是后期必然受制于此,前途堪忧。
接下来,言阙继续闭关,完善混元一气经。
混元混元,混元者,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
元气生于混沌之中,于明之内,暗之外。因明暗之间生空洞,空洞之内生太无,太无变而三气分明,玄气、元气、始气,三气混沌,生太虚而立洞,因洞立无,因无生有,因有生空,观空无之变化,便能虚生自然。
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玄气所生在于空,元气所生在于洞,始气所生在于无,故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也。
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返一,乃道真也。阳清成天,滓凝成地,中合成人,三者分判,万物禀生,日月列照,五属唤名,乃圣人也。三者生于三气之元,处于元气之始,极乎无极,混元无极也。
混元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天地元气,亦指天地;二谓开天辟地之时,形容极古远的时代。
言阙深知自己的功法纯粹不足,当即剔除了万道,重修功法,第一重名曰:一气生,借助本源之气,修成混元一气,元神化作混元,肉身成就混元,以一道本源之气,作为根基,乃是混元一气经的根本所在,相当于炼气、神通二境。
第二重名曰:玄气始,修成以抵充境界后,便凝练真元,修成混元真元,通体充盈混元真气,气达紫府,元神始明,相当于神明境。
第三重名曰:元气合,修成元神,推开神门,明悟道蕴,成就大道,相当于道境。
第四重名曰:太极,修成混沌,熔炼元神,化作太极。
第五重名曰:太虚;第六重名曰:开天;第七重名曰:阳清;第八重名曰:无极;第九重名曰: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