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老太太你可太厉害了,咋拿这么些东西呀?怪不得周姨千交代万交代的让来站台接。”
林昭和白英杰俩人接的站,白英杰骑了三轮车。
就见老太太自已一手拎个包,后面俩列车员跟着,背上背着,手上拎着的帮忙送下车。
“京城老字号的东西,省城可没有。”
好宣纸好毛笔好茶叶好绸缎好料子,还是京城老字号的讲究。
还有友谊商店的进口货,省城有但是样儿少。
这些都是压称的,白英杰上手从列车员手里接,差点儿没接住。
林昭一看,从兜里顺手拿了三斤粮票直接给放到岁数最的列车员兜里,“麻烦您几位了。”
老列车员就很高兴了,没白挨一回累呀。
等回头一看,三斤粮票呢,刚好一人一斤。别看只一斤的粮票,那谁也没有多余的不是。
等回到家,张向阳一家三口帮着往屋里搬东西,然后一样一样的往外拿,金丽华都感慨,“看来是得赶紧往小楼里搬了,您这么些东西,这屋儿,真堆不下。”
可不是嘛。
“都装修好了,再放放味儿,下周装暖气片,等把锅炉安好,十月末十一月初搬吧。”
林昭算着时间,这会儿的装修没有甲醛那一说儿,柜子家具都是实木,钉子用得都少,周叔是老匠人,更喜欢榫卯结构,省钉子。主要就是油漆味儿大。楼梯和家具翻新都刷得漆,怎么也得晾一个月。
“这么快弄好了?”
老太太小惊讶了一下,以为得年末呢。
“嗯,木材来的及时,周叔也确实是老把式,又联系上几个师兄弟儿,霍山和金刚都很能借上力,从老林子里弄到了不少好皮子,沙发做得可漂亮了。家具也都好看,随时入住都够用的,后续一直还在做,再往家里添置就行。暖气片整体换了新的,每间屋里多加了两片,保证温度够用。锅炉在更房,换了个大锅炉大水箱,劲儿够用的。”
那些年里,好些低调甚至隐居的手艺人,慢慢的都复出了。
技艺真的好。
“你这说得我都着急了,等忙活完了志红的月子,带我去看看。”
那就已经十月末了。
“白婶子过去帮忙了,那边儿你主要是坐镇指挥就行,地方小,晚上白婶子在那儿住,您也不用天天去。咱随时都能过去看房子的。”
老太太一听,就问呢,“给加工资了吧?”
嗯呢,“给加了二十块钱。”
老太太就点她,“工资这玩意儿,加了再降就得罪人。”
“不降,给所有人都加了一倍工资,最低的也一个月三十了。素琴和英兰两人最多,一个月八十了。我不做守财奴,饺子馆和卤鸡架都挣钱了,大家都有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