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来啦,快进来。昨儿个我跟着单位的同事一块儿买到了几斤红毛线,我还和你姐夫说,这星期天去饺子馆给你送去。
咋滴了,有事儿啊?”
李家大姨的夫家姓沈,大表姐叫沈士英,表姐夫姓秦名淮。
沈士英打门见林昭这一大早的上门,猜着肯定是有事儿。
林昭把手里拿着的菜篮子往前递,“早起刚摘的贼不偷柿子,难得熟得这么好,还能得这么多,我爸妈来省城了,我妈昨儿个还念叨,说你最爱吃柿子,今儿早上红旗大队给送生猪捎带来的,送来给表姐你尝尝。”
贼不偷是绿色的柿子品种,熟透了也是黄绿色的,味道特别好,不一样的香甜。
来了肯定不能空着手,总得找个由头。
沈士英就听明白了,手里接过菜篮子,把人让进屋,到厨房把柿子倒出来,边跟林昭说话,“小姨来了?你妹妹……是小姨后生的?那应该很小吧?咋成家了?”
她甚至不知道林遥的事情。
林昭就说呢,“是舅舅家的表妹,舅舅跟我爸一起下矿,矿塌了,他托举了我爸一下,我爸上来了,他人没了。我家就收养了表妹。表姐你不知道这事吗?”
啊,沈士英想起,他们还有一个小舅舅,小舅舅结婚的时候,她人没到,礼钱是到了的。只是小舅舅一直生活在林家,李、林两家的过往太复杂,后面没什么联系,她是出嫁女,跟林家基本没交集。
“还真不知道,姥姥现在你大姨家,身体不咋好了,过年我回娘家的时候,一直在吃着中药,耳朵听不大清楚,记性也不咋好了。不知道是没告诉她,还是记差了,没提起过小舅舅不在的事儿。”
那应该是没告诉信儿吧。
要不然,以大姨家人的品性,不可能这些年一直不闻不问。再是断联,生死的大事上,肯定也会出面的。
这不,一说李香兰两口子来了,这位大表姐提都没提一句这些年没联系的事儿,从厨房里找了一条腊肉,两条腌鱼出来放到林昭拿来的菜篮子里,“小姨来了,我得去看看。你等我一会儿,我跟单位请个假,先坐。”
李香兰可是她嫡嫡亲的亲小姨。
那个年月,不跟他们家联系,怕被牵挂,很正常。没有落井下石,就是好亲戚了。
这都来到省城了,不能不去见见。
她招呼林昭到客厅坐,他们跟老爷子一块儿住,是一座独门独栋的小二楼。电话在书房里,她过去打。
“……英子,咋还没去上班?”
秦家老爷子这级别的,肯定不用坐班,他吃过早饭出门遛弯消食儿才回来,进门见到客厅沙发上的背影,认成了大儿媳妇。
林昭听到声音,赶紧起身,就见一个满头白发,威严的老爷子,精神矍铄,身后跟着警卫员,正站在门口。
“您好,我叫林昭,来找我表姐的。”
林昭?
老爷子看着林昭的样子,晃了下神,“是跟我家秦昭一块儿生的小昭是吧?”
林昭笑起来,眉眼弯弯,“是啊。就是那个小昭。”
老爷子来到客厅,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坐下,示意林昭坐,“家人都还好?”
“嗯,都好着呢。”
“你现在是上学呢,还是参加工作了?结婚了吧?”
“我之前在矿区工作了几年,现在十字街上开饺子馆,还没结婚呢。”
哦,饺子馆知道,家里吃过好几顿他们家的饺子,儿媳妇说是表妹开的馆子,味道不错,很香。说是如今城里数得上的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