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木吗?看着跟普通木材也没啥区别啊……”
林昭被霍山带着,到了给自家装木材的车厢,往里面一看,那一截一截的木料跟前面车厢工人搬的榆木杨木看着挺像的。
“外表都是树,能有多大差别,木匠上手才知道好不好吧,我也是看不大出来。不过你放心,肯定不是假的,我亲自去接的货,那边儿也是老战友,绝对可靠的。哦,对了,在三国交界的地方,还从毛子那边儿弄了一车厢鸡翅木。”
一车厢?
“总共买到多少啊?”
“三车厢。”
啊?“两千三百块钱,能买那么多吗?”
霍山笑得很得瑟,“只拿钱当然是买不到了,那两边也不认钱。咱这不是火车方便嘛,是把钱延路换了粮食,拿粮食换的。木材对他们来说没用,不顶吃不顶喝的,给三五斤粮食,就能给顺过来一车木头。这是在江里飘丢了一半,要不然还能更多……”
没说的是,那两千多块钱,其中真正买粮食换木材的只有一千三,另外的一千块钱都打点沿路的各方,还有这列车的工作人员了。要不然那多出来的三挂车厢,哪能这么容易。
花的钱多,一些都走明账,只要木材过了江,所有手续都合法合规,不怕查。
这些私底下的操作,很熟练,也不会对外人提。
“还是山哥有办法。”
林昭就夸呀。
霍山摇手,“靠啥吃啥,都一样儿。再说,不是外人,都是老战友,说那些干啥。当年跟沈白也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到啥时候,脑子活泛,胆大心细的人,都能过好日子。
他们这么些战友,还在铁路上跑,北方铁路线四通八达,大农场大林场那么些,要是不能把日子过滋润了,得熊成什么样儿。
“别的咱不敢说,只要是钱到位,粮食,山货这些,要多少有多少。”
这也是看林昭给钱确实大方,大家都有得赚,他帮这牵线不但不用搭人呢,大家还都瞒着有这样儿的买卖做,要不然这话霍山是不会说的。
可林昭就等着他这话呢,“得咧,那这眼看着入秋,这一冬天的面粉和干货,可都指着山哥了。”
跟红旗大队有合作,但是面粉不够,他们种得少了。猪肉也不够,原来想着一头猪够有好几天的,现在的情况是一天就得一头猪,还是看着夏天,怕放坏了,不敢多备料的情况下。
到了冬天,肉能冻住,还得有人买生饺子送礼,一天怕是一头猪都不够用,红旗大队养那一百多头猪,哪里够。
还不只是猪肉的事儿,要是有山货的话,那不是也是能多添些花样嘛。木耳可是好东西,干的山野菜都很好的。
“没问题,回头我就跟兄弟们交代下,这往后,有啥吃的用的都给你留意着,弄到了直接给你送过去就完了。”
那可太好了。
他们这说着话,那边儿白英杰几个已经把木头往解放车上抬,好几个人才能抬动一段木料,从重量上也看出来差别了。
霍山不跟林昭多说,“我过去帮忙去,这边儿不用你,忙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