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是说啥也攒不下了……”
老太太大年初一的时候,拿了布和棉花出来做棉裤,还给借林昭棉裤的邻居。林昭还在坐小月子的时候,来进货的回城知青,有家里是百货商店上班的,也有在纺织厂上班的,拿钱买了些“残次品”的布料和棉花回来。
这才几天,又折腾出来,给俩孩子做新棉衣裳。
没法子,那旧的生虱子的衣服真不能要了,自家是做吃食生意的,这有一个虱子掉出来,不用掉盆里,就在地上让人看见,也膈应不是。
让白英杰兄妹两个,一人带一个孩子,去澡堂子,彻底的洗干净。身上的衣服直接扔锅炉烧了,一件都不能留。头发拿篦子篦干净,又用洗衣粉给洗了一遍,这会儿洗衣粉都是高级货,哪里有什么洗发水。
金丽华也到后院上手帮忙,老太太看着俩孩子的身形裁剪的布料,棉花和布是现成的,几个人一起动手,做起衣裳来,快。
这会儿棉衣都是直接穿,能穿得起线衣线裤的人还不多呢。
家里也确实没有现成的。只用棉布给兄妹俩一人做了个裤衩。
做好了,拿到澡堂子去,正好洗完了能穿。
俩孩子也没行李,就用围巾包了几个玉米饼子,还有几封张向阳的信,还有七块三毛二分钱。别的啥也没带。
棉鞋都露脚趾头了,金丽华心疼得什么似的,把给自家孩子做的棉鞋拿出来让兄妹俩先穿。
老太太又给拿了两双袜子,不冻脚脖子,就能暖和很多。
一边拿东西,一边念叨,想攒点儿家底可真不容易。
惹得林昭直笑,“这不正说明咱家人气旺嘛。”
老太太又笑,“你倒心大。”说完看看林昭,“想把孩子留下?”
嗯呢。
“那你可得想好了,这半大孩子,得念书,不能当大人用,帮不上啥忙,还不少花钱,又正是能吃的时候。”
“多两又筷子的事儿,咱自已就是卖吃食的,多添一碗水也就把他俩养活了。孩子怪可怜的。”
张向阳给老部队去电话了,那边儿正找着孩子呢。
说了瞎婶子生了大病,家里的钱差不多都花完了。老太太知道自已的身体,也知道治不起,自已绝食没了的。村里帮着俩孩子给老太太下了葬,本来是要安排他们跟看谷场的瘸子叔一起过日子。朝阳不干,说他们兄妹自已能过。
部队上后来给送去五十块钱的丧葬费,算是管着瞎婶子这烈属的,也是给俩孩子的生活费。村里人,时不时的也接济一下。
可这世上,有好人就有坏人。
都知道孩子身上有几十块钱,再加上瞎婶子的房场,有人去偷,有人去抢,还有人想收养兄妹俩好占房场。
村里也不能时时刻刻的看着,朝阳再机灵,到底小。
钱几次差点儿偷走,没办法想着跟谷场的瘸子过也行,好歹有个成年人撑着,可又发现那打了一辈子光棍的瘸子,看他妹妹的眼神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