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货摊悄悄的开张了。
林昭最开始是熬了一晚上,料下得足足的,味儿也特别正的鸡汤,也跟白奶奶的茶叶蛋一样,放到新盘的炉子上,一串一串的干豆腐串放锅里,那么一直熬着,炖的越久,越放味儿。
现种葱花香菜是来不及了,让白英杰下乡收鸡蛋的时候帮着看看,谁家有在屋子里养着过年的菜,有多余的匀出来一点儿,好歹借个味儿。
老太太还找修鞋的大叔帮着钉了两个木头槽子,在屋里种上了香菜。给修鞋大叔拿了两个卤鸡架,两个卤干豆腐卷,一盘子卤豆腐干。大叔高兴得什么似的,直说过年多了几个年夜菜!
葱花这个不缺的,家家都囤着过冬的大葱呢。一棵葱都够用一天的,哪里都能匀出来。
“要么说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呢。这啥啥都要本钱,没看着回头钱呢,天天往里搭。卖贵了没人买,卖便宜了不挣钱,这买卖难不难吧。”
隔壁面馆的客人被鸡汤味儿吸引,好多来买茶叶蛋就面条的,会顺便再买一碗豆腐串,连汤带水的端着碗去面馆,吃完碗不用馆,放在面馆,过后林昭过去一块收。
老板娘金丽华,这些天相处熟了,没到饭口,店里没客人的时候,过来跟林昭聊天,话里话外的问她,五分钱一碗,一碗里有十串豆腐串,能挣多少。林昭就回她呢,挣啥呀,刚开始,天天投钱,一点儿回头钱没看见呢。
一毛七分钱一斤的干豆腐,批发的话一毛三一斤,一斤能切六十片,卷成六十卷,一卷五厘钱,一斤能卖三毛钱,翻着倍的挣。
鸡汤可以循环使用,每天添新汤,一天加三两个鸡架一点点香料就够。每天一锅汤的成本不会超过一毛。一锅里能炖十斤左右的干豆腐,一锅一天差不多能挣三块钱左右。
当然这是在都卖完的情况下。
目前搭着茶叶蛋卖,靠着白奶奶茶叶蛋的招牌,每天都能卖完。
打铁还需本身硬,首先肯定是东西好吃。
一个月算下来,把所有成本都去掉,至少也能赚六十块。
面馆一个月金丽华两口子累死累活也就挣一百多,要是让她知道守着一锅汤就能挣她一半儿,那多招人恨呀。
这傻事儿林昭不会干。
“是,刚开始都难。我家也就是遇到白姨这个贵人了,刚开始我们两口子总共手里就二百块钱,还是我婆家和娘家凑出来的。买桌椅板凳和工具就花得差不多了。买面都买不起,最开始是十斤面十斤面的买。卖出一点儿钱了,再去进面。
白姨看我们太难了,刚开始几个月的房租让我们欠着,慢慢还。
又看我做那卤不咋好,亲自给我炒卤子。基本上是本钱来本钱给我,这两年也没挣我啥钱。
要不是有白姨这么帮衬,哪有我今天。”
林昭顺着这个话就说呢,“是啊。要不是有我奶收留我,让我帮着干活,白吃白住,我现在还不定在哪,说不定都冻死在外面了。我手里就这么两个钱,要是找房子,那真是一点儿剩不下,哪还有本钱进货了。”
金丽华往剩下三分之一锅底儿的鸡汤锅看看,“你这鸡汤咋熬得这么好呢?放啥了?我也学学,我家闺女六月份要中考了,学会了我给她补补,争取考个中专,这辈子就不愁了。”
给闺女炖鸡汤?她闺女不是在老家公婆身边儿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