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九仪得了消息立马往回赶。
一身朝服还未来得及更换,带着一身寒气便闯入了福寿堂里。
老夫人听着动静从罗汉榻上起了身。
“九仪今个回来的倒是挺早阿。”
谢九仪端过一旁李嬷嬷手中的茶盏走了上去。
“今日朝中事少。”
老夫人接过轻呷一口,瞟了他一眼,桃花眼下有着一片青色,显然是昨夜没休息好…
自打他入朝为官,那可就没有事情少的时候…
她摇了摇头,问道:“来问宋时月的事?”
谢九仪垂首站在一旁,并没有搭话。
“九仪,其他事祖母不管,可宋时月与你的事情,祖母绝对不允,她已经走了…”
捏了捏手中的佛珠,若他今日表露心中对宋时月的那份情感,老夫人只怕连京城都不会再让小姑娘待下去的,眼下他又即将要去平阳城…
思及目前的种种谢九仪缓缓说道:“孙儿心中无意情爱,昨日之事不过凑巧,祖母何以会突然问起?”
老夫人对于他的话没有怀疑,心中舒了一口气,指了指一旁的谢宁年。
“昨夜年年可看见了,你抱着她出去,你既于她无意,那她走了便算了…”
说着,谢九仪看了一眼垂首站在一旁的谢宁年。
谢宁年顶着他冷若寒霜的眼神不敢抬头,只能微微点了一下头。
老夫人见状掩面轻咳了一声:“咳,九仪,你年岁也不小了,也该娶妻了…”
她说了一通,与其这么操心盯着,倒不如让他娶个合适的贵女回来。
谢九仪垂眸只淡淡的道了一句:“眼下不劳烦祖母操心。”
说罢,他便拱手退出了福寿堂。
老夫人忍不住叹气,这孩子什么都好,只是不与家中之人亲近,有时候她觉得,九仪看向她们的眼神就跟那陌生人一般。
若不是自小将他送去了扬州,而是带在身边,是否又会不一样呢。
一旁的李嬷嬷见状,便让屋里的人都先退下。
她走到老夫人身旁,学着宋时月的模样,为她捏起了肩膀。
“老夫人,大公子不是在扬州时有个他的青梅竹马吗?奴婢记得,那姑娘是平康王的嫡女,咱们递一封信去扬州,将她接上京城来住上一些时日…”
李嬷嬷的手法越按老夫人越觉得不爽利,不禁想起来了宋时月的身影。
她一把挥开李嬷嬷的手,思索起了她说的这一番话。
她听说起过这么一回事,那孩子家世样貌都是不差的,若能将其娶回府中,九仪便对谢府多了一分羁绊…
想到这,老夫人立马说道:“不必写信了,你亲自去接回来…”
…………
宋时月这庄子在京郊,虽规模没有别家的那么大,可甚在环境清幽,而这庄子的后山上,还有这几处天然温泉。
这里的庄头是个年近五十的男子,被晒得黝黑,笑起来有着一口晃人眼球的白牙。
此刻他已经迎在了门口。
“敢问里头是哪位贵人大驾光临?”
庄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宋伯,是我。”
宋时月的声音传出,那宋伯脸上露出一抹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