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苦着个脸,像是随时都要大哭一场,看着也是怪可怜的。
睡在他们隔壁床的婶子把床帐挂起来,黑着个脸为他们打抱不平。
“这种儿子,还念着干什么?白费了那些米养他,不过他的身份是军人,我倒是有个办法,他不是你们亲生的,但户口是上在你们家户口本上吧?”
老陆头眼前一亮:“是啊,他户口还在我们家,还没转出去。”
转户口需要手续,陆正安应该也是才知道不是他们亲生的,所以没想到转户口的事情。
“我来京北打工有几年了,现在国家政策开明,有很多为人民着想的法律,你们之前在乡下,没听说过,就算是养子,也得赡养你们的,你们两口子今年都几岁了?”
一听说养子也得赡养他们,一家人激动地站起来,在洗衣服的王秀娟都来了精神。
“还能这样?现在不是有什么亲子鉴定,能证明父子关系吗?如果证明不是亲生的,他就能不赡养的吧?”王秀娟搓着衣服的手更加用力。
当时小叔子说的有理有据的,可不像是开玩笑。
他们在乡下,哪里知道现在的新政策是怎样的。
如果不是亲生也能要求对方赡养,那真是太好了。
“分情况,你们老两口老了,没有工作能力,养子也必须赡养你们,因为你们把他养大,他就得反哺你们,天经地义的事。”
宿舍顶上的风扇吱呀吱呀地转着,灯光被扇叶切碎,投下晃动的光影。
李花心情有点忐忑,扯着已经洗的褪色的麻布衣角:“可是他入伍之后,每个月都有寄津贴回来,每个月几十块那是不是就算还了赡养的钱了?那天他就是这么说的。”
其他人也意识到这点,眼底燃起来的希望暗淡下去,说那么多还是白搭。
“那又怎样?寄回来的钱只能算是平时的家用,他媳妇孩子不就在家?那么多口人等着吃饭,寄回来点钱就想两清了,哪里有这么简单。”
乡下来的就是不懂,养育之恩,哪有那么容易划分清楚。
“现在你们还能干活,他不是你们亲生的,可以暂时不赡养,但以后你们干不动了,他就得养着。”
婶子点了一圈蚊香,慢悠悠的:“不过还得看你们的年龄呢,国家有规定的赡养年龄的。”
李花激动抓住老陆头的手,还以为让老三养他们这件事没戏了,没想到峰回路转。
“我今年四十九,再过几个月就五十了,我男人今年五十五。”
“周岁?”
“对,是周岁。”
给他们支招的婶子一拍手:“那敢情好,国家规定的赡养年龄是五十周岁,你满五十周岁,你们就可以要求你们那个养子每个月寄赡养费给你们,你老汉还没满岁数,那就再等几年。”
李花语无伦次地指了指自已:“我五十岁就能让他赡养我们?”
“是啊,赡养责任无论怎样他都要负担的,你们打完这几个月的工,就先回家,到了时候直接找他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