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春。
京都首屈一指的茶楼,声名斐然。
这里茶品多样,点心精致,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说书。
别家茶楼无外乎才子佳人、妖鬼志怪,此处还有各类“真实事迹”
改编。
除涉及皇室时会有所取舍外,其余公侯将相,无所顾忌。
似宋知鸢与罗向恒的退婚场面,闹得那样大,早被搬上说书台。
这几日的说书几乎场场爆满,正热闹呢,就让人亲眼瞧见了后续。
茶楼人头攒动,兴奋不已。
离了锦绣坊,宋知鸢低调进入预定好的茶楼厢房,看向等候多时的胡伯:“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胡伯笑着点头,将宋知鸢引到窗口,藏在窗后,只巧妙地打开一条窗缝往外看。
“什么罗二姑娘没带够钱,明眼人一瞧就知道是宋姑娘维护罗家面子找的托词,亏罗二姑娘好意思应。”
“罗二姑娘拿东西应当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没给过钱。
不说罗宋两家现在已经退亲,就是亲事仍在也没有这般处事的。”
“若是因救命之恩,宋家早就给了丰厚谢礼,罗家还这般……是不是有点过了?”
宋知鸢垂眸。
人性就是如此。
她若无表示,会被抨击不知感恩;可罗家要得太多,态度理所应当,就成了挟恩图报。
她就是要以此为支点,撬掉救命之恩这顶帽子。
一个蓝衣青年叹着气,神神秘秘道:“这救命之恩……其实……有件事我不知当说不当说。”
欲语还休,更勾起人的探知欲。
众人齐齐哄抬:“快说快说,这救命之恩怎么了?”
蓝衣青年拗不过,这才开口:“我前阵子去了趟万佛寺。
“那会儿有关宋姑娘被罗侯爷所救的流言不是很大吗?我就好奇问了寺里的人。
“寺里知情的告诉我,听闻动静他们就赶了过去。
“刚好瞧见罗侯爷游到宋姑娘身边。
宋姑娘的婢女也在水中,距离宋姑娘约莫一丈之距。
“主持说她那婢女是个善水的,之前还入水抓了两条银鱼上来呢。
“因临时去给宋姑娘取披风,回来时罗侯爷已经先一步跳下去,她这才慢了些许。
若不然……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