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房门便被敲开,走进来的是祝襄。
“东家,打听到了。今日骑鹤馆众人在裘家的松风苑打马球,裘恕也在。”
“骑鹤馆……”
第一次听到这个称谓,苏妙漪顿了顿,“那是什么?”
祝襄还没开口,凌长风却是擦着壑清剑出声了,“最早是几个来汴京的福建商人成立的会馆,后来他们越做越大,就不单单和闽商一起玩了,开始拉实力和他们差不多的商户,个个实力雄厚。听说汴京有四百四十行,但只有十三行的行首有资格进骑鹤馆,其中有一半都在商户榜前十……”
凌长风自顾自地说着,一抬眼,就发现苏妙漪以一种“你怎么可能知道这些”的惊异眼神打量他。
凌长风擦剑的动作顿了顿,垂眼解释了一句,“当年我爹好不容易挤进骑鹤馆,高兴地摆了三天酒席,逢人就炫耀他那枚骑鹤馆的印章。”
闻言,苏妙漪抿唇不语,默默收回了视线。
祝襄似乎也回忆起了什么,忧心忡忡地望向凌长风,无声地叹了口气。
凌长风很快擦完了剑,抬起眼时,那点感伤的情绪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口没遮拦地又对苏妙漪说道,“在汴京,文武百官上朝在金銮殿,鸿商富贾们上朝就在骑鹤馆……”
“少爷慎言!!”
祝襄吓得魂惊胆丧,立刻出声截断了凌长风的话,“这种事岂能信口胡来?!”
凌长风悻悻地抿唇噤声。
祝襄压低声音,警告道,“若骑鹤馆是金銮殿,哪位是皇帝?”
“那还能是谁,自然是裘恕。”
凌长风撇撇嘴,冷笑,“我爹在的时候,他便已经是骑鹤馆之首。如今想必更是如鱼得水、一手遮天了。”
祝襄无言以对。
屋内静了片刻,苏妙漪才启唇,不疾不徐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走吧,我们也去松风苑,见识见识这传闻中的骑鹤馆。”
凌长风当即扛着剑,跟在苏妙漪身后往外走。
祝襄愣了愣,还是犹豫着叫住了苏妙漪,“东家,这汴京城里想要与骑鹤馆打交道的商人少说也有千儿八百,所以松风苑的看管极严,若无门路,怕是进不去……”
苏妙漪转头看向祝襄,似笑非笑,“我还需要什么门路?我不是裘家大小姐么?”
祝襄哑然。
“敢问娘子是哪家府上的千金?可有拜帖或是引荐之人的信物?”
松风苑外,苏妙漪与凌长风被门房拦下,查问背景。
苏妙漪回答地干脆利落,“没有拜帖,亦没有引荐之人。”
门房正色道,“那娘子请回吧,没有这两样东西,松风苑是进不去的。”
“是么?”
苏妙漪挑挑眉,却是不大相信。她从袖中拿出一盛满银两、沉甸甸的荷包,抛给门房,“那这第三种东西,能不能帮我叩开松风苑的门?”
门房接了荷包,随手一掂,便变了脸色。可出乎苏妙漪的意料,下一刻,他竟是又双手将那荷包奉还,不卑不亢地答道,“这位娘子,松风苑只认拜帖和信物,不认金银财物。”
“……”
苏妙漪若有所思地盯着那人瞧了一会儿,才伸手将荷包接了过来,塞回袖中,“既如此,那就劳烦你带句话进去。”
门房皱皱眉,刚想拒绝,就听得苏妙漪吐出一句,“临安知微堂,求见骑鹤馆诸位前辈。”
门房最后还是没有替苏妙漪传信。
一听到“知微堂”三个字,他便立刻将苏妙漪和凌长风请进了松风苑,并叫来一个下人为他们引路去击鞠场。
“自报家门就能进来,你何必多此一举,还拿银钱贿赂那个门房?”
去马球场的路上,凌长风低声问苏妙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