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快就过去了,初五,裁缝店开了门,开始赶工顾客之前就定好的衣服。
陆国安往公寓房去了一趟,发现陈老师一家已经搬走了,屋子里现在住着老太太和二儿子一家。
那家老二出来看到他,鼻孔向上的哼了一声。
‘嘭’的一声重重的关上门。
屋子里传来老太太的声音,“你不是要出去吗?怎么又回来了?”
“遇到讨厌的人了……”
陆国安耸耸肩,上去敲门。
他连着敲了好几声门才打开,开门的是老太太,“原来是你呀,大过年的,你又来赶人了?别想,我不搬。”
陆国安笑了笑,“老太太,我是来收房租的,您没发现吗?又到月底了,下个月的房租该交了。”
老太太阴沉着脸,转头喊老二,“把房租拿给他。”
老二坐在沙发上叫穷,“妈,过年我花了不少钱,身上没钱了,就等着厂里发工资呢。”
老太太不想让陆国安看笑话,把门关上,里面絮絮叨叨的传来说话声。
陆国安听了个稀碎,大概也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和他们之前预估的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把门开了,把房租拿给了他。
关门的时候白了他一眼,嘴里嘀嘀咕咕,“初几里就上门收钱,没家教!”
陆国安直接对着关着的房门回了一句:“占着人家的房子不愿意搬,更没家教!老太太,老陈老师的学生叫你师母的时候你好意思答应吗?”
屋子里鸦雀无声。
陆国安摇了摇头,背着手下楼。
过年后的这一段时间,陆国安和方洋他们不打算往羊城跑,跑太勤了,容易被人盯上。
陆国安便开始一边为乔乔找新学校,一边往家里添置东西。
洋房里几间洗漱间的马桶全换了新的,安装了一开水龙头就能出热水的热水器。
还在夫妻俩住的主卧和乔乔住的三楼洗漱间里装了浴缸。
热水器和浴缸安装好后,家里的两个女同志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终于不用进澡堂子看白花花了。
一楼的花园也变了样子,陆国安专门去卖花的地方找了两个花工,买了人家不少的花,全部都种在了花园里。
应家里两个女同志要求,种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月季花,买的还是人家种了好几年的树,就等着天气一暖和就抽枝开花。
至于学校。
和福东路相隔一条街就有一所小学。
陆国安打听了一下,这所学校还是一所百年老校,说是光绪年间所办。
学校的名称为:明德小学,听说最开始的时候叫明德书院,后面改名叫明德学堂,再后来就是现在这个名字了。
学校里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也很浓郁,说是有好些家里离得远的,都想办法把孩子给送过来读书。
陆乔乔闻言:海城家长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鸡娃了?
这所学校要求还多,孩子户口不在东区的不收。
要知道,‘就近入学’这一项硬性规定,现在还没出来呢。
陆乔乔的户口现在还随她爸妈在长乐里,陆国安听说还有这个要求后,赶紧回陆家拿着户口把一家人的户口给迁到了东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