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浔刚到太和殿,蜀王、楚王、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及一众公侯将军便应召而至。
首辅余瑁率先建言:“陛下,澜海都司初立,玄水部就这般闹事,背后定有人煽动,意在搅乱北疆布局。
先派使者以安抚为名探其虚实,能和平解决最好,不行也能摸清意图,方便后续决策。
同时,礼部修书给各部,表明维护北疆稳定的决心,分化他们可能的联盟。”
蜀王点头赞同,补充道:“当务之急是查明玄水部意图与兵力。
联合和他们有矛盾的部落,许以好处,让他们帮忙刺探情报。
户部清查府库,保障北疆军需,鼓励商贾捐献物资,给予爵位特权。”
威远大将军沈阔则请命道:“陛下,末将愿带精兵驻守北疆边境,若玄水部来犯,定叫他们有去无回。
增设烽火台,加强预警。”
镇国公郭崇却认为:“陛下,玄水部不过虚张声势,受了挑拨才头脑发热。
此时贸然出兵,劳民伤财,不如按兵不动,以静制动。”
忠勇公苏穆反驳:“镇国公所言虽有理,但不可大意。
澜海都司触动北疆各方利益,玄水部可能孤注一掷。
安抚重要,可没强硬手段做后盾,难以震慑。
要加强边防戒备,筹备粮草兵甲。”
礼部尚书方渊提议:“陛下,玄水部与我朝互市多年,利益勾连。
派使者带厚礼,提及情谊与互市好处,拉拢其内部亲善势力,从内部瓦解。”
兵部尚书齐镐不屑:“使者去了,要是被拒或扣押,岂不是折我朝颜面?玄水部狼子野心,就该出兵剿灭,一劳永逸解决北疆隐患。”
户部尚书陈宏劝道:“陛下,出兵要慎重。
战事一起,生灵涂炭,朝堂也会因军费、粮草调配产生矛盾。
北疆各部多年平衡,打破后局势难控,还是要探清虚实、筹备物资再定夺。”
太和殿内,支持出兵和主张安抚的两派激烈争论,互不相让。
萧浔扫视众人,沉稳下令:“众卿所言都有道理。
朕决定,立刻派斥候潜入玄水部,探清动向。
传令北疆总兵整顿军队,做好备战。
礼部按首辅说的修书各部,户部筹备军饷粮草,由陈爱卿统筹。
沈将军整军布防。
派遣使者和联合部落刺探情报,首辅和陈爱卿安排好。
众卿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臣遵旨。”
众臣躬身应道。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月十五,戌时初,萧浔虽处理完政务,但想着朝堂上那几桩棘手之事,眉头还是紧蹙着的。
抬眸见天色尚早,便想着从御花园穿行,赏赏花,舒缓下紧绷的神经。
一路上,宫灯昏黄的光晕摇曳,到了御花园,他从龙撵上下来,缓步而行。
御花园里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花香,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一阵悠扬琴声吸引了他注意,是谁在这个时辰,来御花园里抚琴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