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大姐,不愧是知识分子,这觉悟就是高啊,像你这样主动来报名的还真不多。
您家孩子是叫沈香对么,既然你们如此主动,我就给你看看,分去哪里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知青办的主任非常欣慰,也想着既然如此主动,不如分个好一点的地方,别让孩子遭罪了。
沈母一听这还了得,赶紧摆手:“不不不,不用的主任。既然我让孩子下乡,就是想磨炼一下她的性子。
我家孩子脾气有点不好,太过于安逸的地方不适合她。
您看有没有比较偏远的地方,穷点儿没关系,只要能锻炼人就行!”
沈母一听要给分配个好地方,那不就失去了自已的初衷。
好地方一般治安都比较不错,别到时候自已想动手了,再翻了船。
她自已也不清楚怎么就那么恨沈香,说也说不明白,可就是不想让她好过。
“啊!”
知青办的主任这会儿更诧异了,就算是想锻炼自家孩子,如今的年月,哪里不能锻炼人,干嘛非要去偏远的穷苦地方呢。
可能当上主任的,自然也不是傻子,稍微一细想也就明白了这人家有问题。
可现在知青下乡的名额根本凑不齐,她整天到处跑安排年轻人,可下有一个主动的,怎么也不能放过。
死道友不死贫道,她只能护住自已的,至于那个女娃,只能自求多福了!
“那好吧,远一点的就是这里,大东北H省的,因为比较偏远,所以知青补助是200块钱,你看行吗?”
沈母一听居然是大东北,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下放,也不过就是那里了,绝对够远。
而上辈子,沈香是被苏禾办理的下乡,去的是海省,比这次近了很多。
其实,这一世沈香决定下乡,一是想躲避沈苏两家的道德绑架,其次是想救一救苏家人。
可现在沈香同样是躲避道德绑架,那就不是救苏家,而是想找到上一世的那个救命恩人。
她的目标这次是辽省一个叫葫市的地方。
可她根本想不到,这次又晚了一步,被沈母报了大东北。
吃好了午饭,沈香走进供销社,按照她记忆里下乡需要用的东西,开始了大采购。
“同志您好,帮我拿两个暖壶,一个旅行包,两个茶缸子,30斤棉花,被单和被套枕巾给我各拿上5套。
咦,那个是蚊帐吧,也给我来两个。雨衣也给我拿两件我能穿的,洗脸盆也要两个,毛巾和香皂要6套,牙刷20个。”
说完这些,她又往左右的柜台看了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继续道:
“还有手电筒拿两个,电池给我配上20节,36码解放鞋给我来上10双。
那个最大号的镜子给我拿两个,木梳给我拿2个,万紫千红来两盒,
紫罗兰沉香粉来两袋,友谊雪花膏来两瓶,蛤蜊油来5个。
哦对了,那个竹子编织的笼屉也给我拿一组三层的,带盖子。”
说完这些,她又看向文具,“那个铅笔给我来10根,钢笔要那个永生牌的,钢笔水再来两瓶。
额,还有还有,这种本子给我来30本。”
沈香每样都拿的双份或多份,就是想留着备用。毕竟下乡的地方是村子里,买点儿东西不方便。
自已又有空间傍身,多少都不怕。
她说完这些,还要继续说下去时,售货员便像看傻子一样看过来,
“你,你确定!就算你有钱,知不知道这些东西需要多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