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沅娘好奇地走出院子,只见一群人围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似乎在谈论着什么。
沅娘走上前去,挤进人群,只见树上贴着一张告示。
她凑近一看,原来是宁云镇要举办一场诗会,邀请各方才子佳人参加,说是为了庆祝镇上的丰收。
沅娘心中一动,那个书香气息的少年郎,以前也总是喜爱诗词,若是他在此处,想必也会参加这场诗会吧。
沅娘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或许,在这场诗会中,她能找到一些与少年郎的影子,又或许……
沅娘回到院子,将诗会的事情告诉了小月。
小月看着沅娘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心中也为她感到高兴:“娘子,难得你有这样的心思,咱们好好准备准备就去诗会。”
沅娘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许久未见的笑意。
*
夜色已经深了,杨羡的身影出现在了大杨府内。
杨母一惊,道:“什么!”
杨父一愣,诧异道:“羡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杨羡点点头,淡然道:“我知道我在说什么,这件事情我会给娘子说的。”
杨母觉得很难堪,不由得红了眼眶:“你怎么能跟五娘说,她如今还怀着身子呢,你。。。。你这是。。。。。”
杨父脸色白了白,她看了杨羡一眼,训斥道:“羡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要把个外室女迎进家门,这怎么好!”
杨珠娘在一旁瞧着,皱眉,心中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按照杨羡对于乐善的爱意自然不可说的,为何会有个外室女,而且还有个孩子,之前在海上做生意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杨羡跟这个女子有什么往来啊。
杨珠娘问道:“羡弟,此事确实不妥,单说这外室进门,定会惹来诸多非议,对杨家声誉影响极大。”
杨羡看着家人震惊与不满的神情,心中满是无奈,缓缓道:“我也深知此事棘手,可如今那女子带着孩子找上门来,若不妥善处理,恐怕会有更大的麻烦,况且那女子。。。。”
杨母抹了抹眼泪,插嘴打断着,焦急道:“什么麻烦?难道比你迎外室进门,让小五伤心,让杨家蒙羞还要严重吗?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
杨羡微微皱眉,神色淡淡道:“母亲有所不知,那女子的身世有缘由,我现在不好明说,若是处理不当,不仅娘子会伤心,杨家的声誉也可能毁于一旦,何况她还带着孩子。”
杨母差点气得昏死过去:“孩子?那孩子可是你的,我的天爷呀!羡儿你糊涂啊!”
杨父面色严肃,沉思片刻后道:“羡儿,你说那女子背后身世另有讲究,可你为何现在不与我们说?”
杨羡看了杨父一眼,就淡声道:“此事自然知晓其中缘由,只是如今我还不好与你们说明,我眼下收集了点证据,虽还未掌握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偶然。”
杨珠娘微微点头,分析道:“羡弟所言不无道理。
只是,即便如此,迎外室进门也绝非良策。
这消息一旦传出去,城中之人定会添油加醋,到时候杨家的名声可就真的毁了,咱们娘家虽然不及之前的门第,但也是大户人家。”
杨母着急地看着杨羡,说道:“你二姐说得对,羡儿,你再想想别的办法,五娘那孩子心地善良,可也不是能轻易受委屈的,你若真把外室迎进门,她怎能受得了?”
杨羡面露痛苦之色,叹道:“娘,不是我去外室,只是把这个女子接进家中来。”
杨父看着杨羡,语重心长地道:“罢了,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做事要有分寸,这件事关系重大,你务必谨慎处理。
-。”
杨羡点头:“父亲放心,我明白。”
杨珠娘看着杨羡,担忧地道:“羡弟,无论如何,你都要以杨家和五娘为重。
这外室之事,切不可草率决定。”
杨羡看了杨珠娘一眼,微微颔首:“二姐放心,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