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领着徐章英和齐衡进入宫殿,庭院中间是一片方形的池塘,二人远远地看上一眼就继续跟着小太监在游廊上走着,穿过两处侧殿,这才到了他们将来要上课的地方。
徐章英心中盘算从家中到这里所花的时间,差不多有半个时辰了。
在宫外可以骑马或是坐马车,到了宫内只能徒步,皇宫又大,从宫门走到资善堂就花了不少时间。
他现在只庆幸侯府离宫门并不远,不然他睡觉的时间就更少了。
不敢想那些住在外城的大臣每日为了点卯得起多早。
“咦。
居然有人到得比我们还早。”
徐章英透过窗纸,瞧见里面已经有了几道身影。
走进殿内,看到三个穿着得体的公子,另外三人应该是他们的小厮。
“见过各位,在下是仁寿坊勇毅侯府五子章英。”
眼前的三人他都不认识,想来应该不是勋爵人家,不然他不应该没见过,当然,也不排除是京外的勋爵人家的子弟。
齐衡学着徐章英的样子,拱手道:“我是明照坊齐国公府的齐衡。”
听到两人自报家名,那三人也陆续介绍自已。
他们三人依次是户部侍郎葛大人家的三郎、尚书左丞温大人家的二郎和白大相公的大孙子。
三人的家离得近,又都是文官体系,就赶在前一晚商量好了时间一同前来。
几个年龄不大的幼童在陌生的地方很快就熟络起来。
没一会儿,又有一位小太监领着伴读进来,
正在聊天的几人听到门外的动静,默契地看向门口,见来人是顾廷烨,徐章英露出笑容,“烨哥儿!”
顾廷烨见徐章英已经到了,抱怨道:“英哥儿,你早上怎么不等等我?”
顾廷烨还想着与徐章英一同出发,等马车到了徐府,却听门房说徐章英已经走了。
“这不是起太早,一时间忘了吗。”
卯时二刻,所有伴读都来齐了,分别是翰林学士张大人家的五郎和穆国公府的二郎。
太监领着两列宫女走进资善堂,她们手上端着点心,太监躬身,笑道;“各位公子,这些是殿下送来的点心,殿下马上就到。”
“有劳公公”
“多谢殿下”
“。。。。。。”
果不其然,卯时三刻,小殿下赵润便急匆匆地来了。
“英哥儿,你前几日送来的糖还有吗?你给我的那些都吃完了。”
赵润进入殿内,挥退身后的太监宫女,就朝徐章英要白糖。
齐衡等人看向徐章英,心思不一。
齐衡:什么糖,怎么没有听说过?
顾廷烨:好啊,又好吃的居然偷偷藏着,还是不是好兄弟了?
穆泽峰:看起来徐五郎与殿下的关系不错啊。
葛三郎:果然,殿下还是与勋贵亲一些。
温二郎:我也想吃糖,可阿娘说会得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