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侯府在京的名声不差,在一众勋贵的对比之下,勇毅侯府的名声算得上是极佳了。
自杨大娘子封了诰命,那日的圣旨内容也流露出来,毕竟当日中门大开,又是几位军士太监来袭,总是能吸引周边的百姓前来围观。
能住在侯府周边的百姓,那也不是一般人家,多是侯府故旧或是读书人家,总有人能听懂圣旨的意思。
虽不能一字不落的记下,但是大体内容已经传出去了。
徐侯在边关建功立业,守护边疆,杨大娘子在京中管家有方。
这等风声传出来,徐府的一众子弟就成了香饽饽,连带着西门杨家家中姑娘议亲也容易了不少。
毕竟杨大娘子可是杨家女。
海家大娘子心中思忖,徐家是一个不错的姻亲,可他们是文臣,徐家是武将。
求娶一位武将家的姑娘,对二郎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助力。
但徐府眼见着圣眷优渥,难保日后会不会辉煌腾达。
海家大娘子握着杨氏的手,眼里带着真诚,“婷姐儿养得真好,若是我家二郎有意,我日后定是要去府上叨扰大娘子。”
徐婷婻红着脸,低下头。
她知道自已留在徐家的日子不会有很久了,最多再待三年,到时她一定会嫁为人妇,只是不知道母亲会为她找什么样的人家。
作为侯府嫡长女,徐婷婻从不担心母亲会给自已找一个家世不堪上的姻缘,所以她根本不需要当心自已的未来。
可她没想到母亲居然看上了海家的二公子。
海家二公子她曾远远地看过几眼,说的上是儒雅君子,一表人才。
杨氏笑着点点头,“大娘子说笑了,我家大姐儿若不是得了宫中嬷嬷的教导,还不知道得皮成什么样呢。”
这话看着是说徐婷婻性子野,实则在说徐婷婻的规矩是宫里教的,就是放进宫里,那也是不差的。
而且徐家可以请宫中的嬷嬷来指导家中姑娘,说明徐府简在帝心。
海家大娘子的意思也很明确,她自已对徐婷婻是很满意的,可得看自已二郎是否属意徐婷婻,说是自家二郎属意徐婷婻,那定是要上门提亲的。
若是没上门,说明海家二郎另有所属。
杨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中喜悦,脸上带笑。
平宁郡主到场后,笑着与一众公侯大娘子打招呼,直勾勾地朝杨大娘子走来。
见道白大娘子,平宁郡主福了福身,“婶婶。”
白大娘子也微微蹲了蹲身子,“郡主娘娘。”
平宁郡主拉着杨氏,脸上面带微笑,“大娘子,日后衡哥儿就要拜托英哥儿多多关照了。”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平宁郡主的意思。
杨氏虽猜到了英哥儿会成为皇子伴读,可猜到与知道是两码事。
英哥儿能成为皇子伴读,日后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白大娘子羡慕地看着杨氏,“这可得恭喜姐姐了。”
泉州,盛府,
寿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