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显重视,陈水家小女娃出生次日就有了名字,陈杏,小名杏花。
名字是李氏跟陈宝贵商量着,依着桃花的名子取的。
早饭后不久,陈林和陈燕跟女婿们回娘家来,陈家院子更是热闹非凡,附近的邻居也有过来串门的,一起坐着吃茶说话。
陈实早就带着虎子与桃花回了老宅。
半上午,秋田带着一篮子鸡蛋,又抓了一只鸡往陈家老宅去送月米,她还为刚出生的孩子准备了一套新衣裳。
李氏热情得很,拉着她进去看孩子,又以她忙不过来为由,拉着秋田去灶房给她帮忙,将人给留了下来。
陈家的人早已知道陈实与秋田相好,二月里,陈实按白家的要求守满了三年,知道秋田即将正式成为陈家人。
院子里有桃花和虎子,又有陈燕带回来的一对儿女,三岁多的朱永章和五岁多的朱风英,再加上邻居的几个孩子,热闹景象可见一斑。
陈宝贵夫妇虽然不是说看不起孙女,但心底说不想得个孙子那也是假话。
说实话又有几户人家不重男轻女呢?只是说重多少轻多少而已。
一直忙进忙出的李氏倒看不出什么不同,闲着无事可做的陈宝贵就表现得有点过火。
这一天,陈宝贵跟在虎子后面,喂饭喂水一样都不落下,甚至让虎子骑在肩上玩,让一直想逗虎子玩的陈林也只能靠边站。
姐姐陈燕笑话她,喜欢娃儿就早些生一个,让陈林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陈宝贵表现得太明显,让出嫁几年的陈燕生了疑,陈燕可不像陈林心思简单。
虽说她家的两个孩子是外孙,但桃花到底是亲孙女,她爹对桃花从小到大可没这么上心过的,感觉她爹也表现太明显了,还说不重男轻女,结果一个别人家的,不姓陈的孙子都如此看重。
陈燕想着想着,心里忍不住地叹了一口气。
但再一看家里的其他人,她哥和她娘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连秋田也很正常,难道她不应该感激万分吗?未来的公爹对她和前夫的孩子如此上心。
陈燕到底不是陈林,心中存有疑问也不会咋咋呼呼地问出来,再加上陈水生的又是女儿,家里没有孙子,她也不想这个时候去戳老爹老娘的心窝子,次日一早就带着满腹疑问回了家去。
年初三一早,陈实就在自家院子旁边看地形,计划怎么建新房。
从砖瓦窑建成后,陈实一共烧了八窑瓦,共得了三十多两银子,付了老爹和兄弟几人的工钱后,除去买骡子的钱,余二十两银子。
年后还有两窑制好的瓦坯要烧,可再得十两银子。
他量了量他家的院子,准备再将旁边的几分地买过来,一起盖新院子。
新院子的砖瓦自已做就去了大头,买屋基地、木料、人工等费用,估计三十两银子是足够了。
心里有了计划就去找了里正打听买地的事情,又去了陈家老宅,想跟陈宝贵相商。
“爹,我准备把旁边那块地买过来,建个大院子,把四周的围墙也垒起来。”
一旁的李氏听说儿子要将花这么多钱拿来盖院子,感觉是钱多了烧的,便有些生气。
“你原来的屋子也是青砖瓦房,又不是不能住?如果不够住再修两间就是了,有钱还不如用来买些可耕种的田地。”
李氏有李氏的考量,家里的地加上陈实的,一共就五亩田三亩旱地,丰年里也要将红苕和玉米掺杂着吃才够,自然希望能先买田地。
陈实没有出声,他真不想住原来的屋子,他想与秋儿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只这话他不能对爹娘直说。
陈宝贵却知道这儿子自小就是有主意的,应该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想着儿子敢用这半年挣来的全部银子盖院子,手里定然还有盈余。
他当初从扬州回来应该不是空手而归,那些盈余应是留着买田地的,只是附近暂时也没人卖田地而已,便没有劝说。
“要盖就盖吧,只要地里无事忙,我就带着你两个兄弟帮着你。”
陈宝贵应了下来。
陈实得了老爹的一句肯定,心情畅快的往回走。
“人之初,性本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