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只叫孟永长先看看,孟永长虽颇不情愿,还是翻了开来。
这一看,竟就入了迷。
此次陈砚并非与以往那般一页纸画一幅画,而是画的格子漫画。
他为每句圣人言都设计了一个小故事,人物形象生动,对话也都是日常用语,只在最后将圣人言道出。
待看完故事,再看最后的圣人言,便很容易理解。
孟永长不知不觉就将纸张翻完,意犹未尽:“怎的只有这么些?”
陈砚道:“这《学而》篇就有十六个小故事,我先送与你瞧瞧,若你愿意收,我再画剩下的。”
孟永长这才发觉他不知不觉竟看完了《论语·学而篇》,且觉得极有趣。
“你画的极好,可卖给谁?”
“新学《论语》的幼童。”
陈砚前世就看过许多寓教于乐的漫画书,名为绘本,那些家长买起来简直眼都不眨一下。
既送孩子读书,必会望子成龙,这等书又怎么会不愿意买?
孟永长立时抓住了商机,当即就将这些画收了,还催促陈砚尽快将剩余的都画出来,他好一同印刷出来。
到这儿,陈砚便不得不感叹孟永长的经商之才。
如此短时间就看到了商机,还要一同发布。
临走,孟永长对陈砚道:“我有预感,此书能卖上百册。”
陈砚并不吃他画的饼,并索要了十两银子的稿费。
当然,这之后孟永长一见到他必要催稿。
以至于过年时其他人都在休息玩耍,他将自已锁在屋子里挥舞笔墨。
其实烧制的炭并不好用,非常耽误手速,陈砚便从自家公鸡身上拔了根粗羽毛,沾着墨画,出来的效果比之前强了许多,速度也极快。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大梁朝的县试于二月举办,县城到处可听见朗朗读书声。
也是在此时,许多孩童要做启蒙。
家中有适龄孩童,就会在此时送去学堂。
而这头一个要备下的,便是书籍以及笔墨纸张。
每每到此时,县城的书肆便极热闹,往年的墨竹轩就是借着这些日子卖些幼儿启蒙书籍以及四书五经之类存活。
去年墨竹轩因着有插画版的《三国演义》赚了些钱,不至于像往年那般窘迫,与另外三家书肆还是不能比。
孟永长便将漫画版的《学而篇》往铺子门口一挂,那些领着孩童来买《论语》的长辈脚就会自发转个弯来问询。
孟永长便道:“孩子读书为何要大人逼着,不就是因着不懂吗,如今有了这本《故事论语》,孩子会主动去看去学,自已都学会了,先生再讲岂不是事半功倍?”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这是给孩子买个前程,三两银子您还嫌贵吗?”
长辈们心头火热,掏起钱来让墨竹轩的掌柜笑眯了眼。
厚厚的一本书拿回家,从未见过的新奇画图小故事,让得孩子们手不释卷。
有些竟熬夜看,待看完,记性好些的能背下好几句。
许多家中并不止一个孩童,到这时就会争抢,哭闹,让家中长辈惊诧不已。
一时间,墨竹轩竟抢了另外三家不少生意。
孟永长本就料到此书会大卖,足足印了二百册,除了送去孟族其他地方的书肆外,留在平兴县的五十本竟还不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