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灵作为一个学过中医的,本能的开始观察患者的脸色,只是一眼,就知道这个患者肝的问题已经有点严重了。
在整个问诊的过程中,基本都是患者的儿子在回复问题。
而患者脸色则是很难看,时不时捂着腰部的位置。
在跟患者家属的交流过程中,杨梦灵知道了患者今年60岁,姓李,来自晋市的一个县下面的农村。
患者是他的父亲,从去年开始,腰部肚子那边就有刺痛感,刚开始还以为是胃病,就找村里的村医开了一点胃药吃了,但是并没有效果,还是很痛。
对于乡下的种地的农民来说,每年的收入就那么一点,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一年忙到头,好的年份的话,年底还能剩点钱,要是碰上不好的年份,那是还要从老本里面往外掏的。
所以本能的畏惧去医院看病。
连配药都是找村里的村医。
后来实在是痛的受不了了,他父亲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了县里的医院看病。
做了一系列常规检查后,县里医院的医生给用了消炎药水跟激素这些,初始的时候有所缓解。
所以在县里住了一个星期左右,不再痛了就回家了。
但是没到一个月,又开始痛了,这次还是去了县医院找当时看诊的医生看了。
医生这次又给患者做了基础检查,以及跟上次一样用药,但是一个星期症状都没缓解。
于是医生让患者做了更深入的检查项目,结果查出是肝出了问题,以县医院的医疗水平跟药物,无法治疗,所以让他们来大医院治疗。
因为晋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里,离他们村子很远,从村里到市里平时坐公交车大巴车都要差不多3个小时,是先坐公交车到县里的汽车站,然后坐大巴到市里。
而太早的话村里也没有直达的去县里的公交车。
为了赶上晋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科早上的门诊,患者儿子跟患者早上4点就从家里出发了,因为太早没有公交车,还是让患者的二弟借了村里人家的三轮车把他们先送到了县里的汽车站,然后坐了大巴车到的市里,然后再转乘的公交车到的晋市第一人民医院。
而患者跟患者家属之前都没来过市里,并不知道该坐几路大巴跟公交车,所以是一路问过来的。
从县汽车站开始就问工作人员该坐几路车到市里。
然后到了市里又问汽车站工作人员,坐几路车到晋市第一人民医院。
等到了晋市第一人民医院又找了工作人员,询问怎么挂号。
一路可以说是风尘仆仆,不仅患者被折磨的够呛,连患者儿子都有些吃不消。
幸亏这一路来碰到的都是好人,而这个年代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真的不是说说的,是真的有切实的在执行的。
而且群众也很热情,有不懂的问周围群众的话,都会热心回答。
没有现代人的冷漠。
就杨梦灵知道的,在现代的话,问路的时候碰到好点的会给指路,碰到差的不回,甚至有的会收钱才给指路。
哪有这个年代人的朴实。
杨梦灵也不理解,为什么人们的生活是越过越好了,但是人心反而是越来越冷漠了。
而他们会挂到杨梦灵的号也是因为来的太晚了。
再加上第一次来晋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没途径了解各个医生的资历,只知道县里的医生让他们来大医院,挂肝胆胰科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