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范主任聊完后,杨梦灵对于自已之后在晋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有了初步了解。
目前重要的还是积极表现自已的手术水平以及看诊水平,早日通过范主任的考察,能够开始独立看诊。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杨梦灵的基本每周的工作已经固定了,要么上手术室观摩同事做手术,当然对于上过手术台的杨梦灵来说,她已经不是所有手术都会去观摩了,而是会有选择的观摩一些比较复杂,难做的手术。
主要是对同事们对疑难杂症的治疗的手术思路跟手法的学习。
当然同时也是对自已的考核,在同事们开早会的时候,把疑难杂症的病例拿出来的时候,虽然杨梦灵不是手术医生团队。
但是会模拟如果自已作为主刀的话,应该怎么来做这个手术。
然后跟主刀团队提出的手术方案来对比。
这只是书面上的对比。
最重要的是手术实操时候跟结束后患者康复状况对比。
如果杨梦灵跟手术团队对病例是一样的手术思路跟诊治思路,这种对杨梦灵自已的考核最直观,因为可以直接明显看到最终手术效果以及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杨梦灵对病例的手术思路跟主刀团队不一样,而主刀团队最后按照他们的思路手术后,如果成功了,那可能是杨梦灵的手术思路不对。
如果失败了,那杨梦灵一方面会听主刀团队的总结。
另一方面晚上回到宿舍后,会进入随身空间,把自已的手术思路在随身空间的手术室里面模拟。
当然也不是每次杨梦灵的手术思路都是对的,杨梦灵会一点点调整,直到手术成功,然后会总结手术失败的原因,这对于杨梦灵来说也是一种学习,避免之后自已做主刀时候,犯错。
绝大多数的时候,杨梦灵针对病例模拟出来的诊治方案跟手术思路都是正确的。
在这一个月时间,杨梦灵陆陆续续做了15台手术的二助跟一助。
每台手术都完成的很出色。
得到了同组医生同事的夸奖。
杨梦灵做的这15台手术,并不都是给范主任做得助手,也给其他医生做了助手。
甚至最后,医生同事之间还出现了对杨梦灵的争抢。
主要是杨梦灵在手术过程中,作为一助二助,表现太抢眼了。
不仅仅是主刀能明显感受到有杨梦灵加入的手术,完成的特别顺畅,还能提前完工,其他助手也有明显感受到有了杨梦灵的加入,自已作为助手的时候,很轻松。
同事之间关系好的,私下也会交流,然后发现是因为杨梦灵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各团队主刀跟助手在做手术之前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都会选择杨梦灵。
为了这个事情,甚至闹到过范主任跟前,但是范主任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自已也感觉到了,有杨梦灵所在的手术,完成的又快又好,他还想杨梦灵给自已做手术助手呢,甭管是一助还是二助。
最后范主任实在没办法,给每个团队排了个手术表,杨梦灵按照手术表每天去一个团队里面做手术助手。
门诊方面,杨梦灵也是如鱼得水。
范主任从门诊的时候,分给杨梦灵5个患者,到分给杨梦灵10个患者。
杨梦灵对于患者的诊断,以及给出的治疗方案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