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白话文历史书推荐 > 第124章 天京事变转衰(第2页)

第124章 天京事变转衰(第2页)

再说和春、张国梁那边,他们从丹阳合兵一处,开始攻取江宁的属县。这一路那是势如破竹啊,连着攻克了句容、溧水、瓜镇,到处都飘着张军门的大旗。太平军被打得走投无路,好多都被清兵给杀了。和春、张国梁也没停下,继续朝着江宁进攻,又重新组建了一个江南大营。这时候啊,江西那边已经大半都平定了。湖南还派了一军过来,帮忙攻城呢。

可谁能想到,这内患还没彻底解决,外侮又找上门了。广东总督叶名琛整天啥正事也不干,把国家大事都给耽误了。这下可好,英、美、法、俄四国组成联军,开着军舰就到天津了,还攻陷了大沽。然后他们就狮子大开口,提出一堆无理要求。满朝文武这时候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一个能想出好办法的。咸丰帝没办法呀,只好答应他们的请求,派钦差大臣去议和,又是订约又是签字的,四国这才把兵舰一艘艘地开走了。这事儿啊,就叫《天津条约》。

回过头来再看江南的战事,那是有胜有败。这时候,曾国藩已经守孝期满了。他弟弟国华听说杨载福、彭玉麟、李续宾三位将军,攻打九江城一直攻不下来,就从长沙赶紧赶过来,帮着李续宾攻城。李续宾一看弟弟来了,那干劲更足了,派兵连夜挖掘地道,在里面安上地雷、火炮,还命令水师十六营,从四门一起攻打。准备好之后,从地道里点火,“轰隆”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城垣都给轰塌了一百多丈。

士兵们一看,机会来了,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奋勇登城,那喊叫声震天动地。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把太平军杀了一万七八千。这林启荣再怎么强悍,也架不住这么多清兵,最后还是被士兵给杀了。还有那个悍酋李兴隆,一看跑不出去了,没办法,只好自尽了。这九江城啊,终于被平定了。

再说说吉安的太平军,他们自己内部闹矛盾,丞相翟明海被将领李雅凤给杀了。这李雅凤一杀丞相,他部下也慌了,开城就逃窜。曾国荃瞅准机会,带兵冲进去,把李雅凤给抓住了,当场就给正法了。这一下,江西算是彻底平定了,赶紧上表向朝廷奏捷。朝廷旨意下来,命令李续宾图谋安徽,还起用曾国藩为督师。曾国藩到了江西,听说太平军都分路逃窜到闽、浙那边去了,就命令萧启江、张运兰带兵去围剿。

李续宾接到圣旨,要图谋安徽。您猜怎么着,守安徽的太平军首领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叫陈玉成,还有个外号,叫四眼狗,洪秀全封他为英王,那凶悍程度,在太平军中那是出了名的。自从李续宾进了安徽,虽说也攻克了几座城,杀了几千太平军,可就是死活擒不住这陈玉成。

李续宾正带着部队往前进呢,突然听说四眼狗陈玉成去攻打庐州了。这可把李续宾急坏了,赶忙催着大军加快速度,一门心思要去救援。可他又担心太平军抄他后路,怎么办呢?他赶紧给湖北那边写信,请求派兵支援。这边安排好了,他还派兵守住舒、桐这两个地方,自己带着精锐部队,星夜兼程,一口气就跑到了三河。到了三河,李续宾就眼巴巴地盼着援军赶紧来。

这一等啊,就是好几天,可愣是连一个援兵的影子都没瞧见。这是咋回事呢?原来啊,胡林翼因为家里有人去世,回家丁忧去了,这湖广总督换成了官文,他是个满人。官文接到李续宾的求援信,根本没当回事儿,所以一个援兵都没派。李续宾知道这事儿后,气得直跺脚,大喊道:“就算没有援兵,我李续宾也得把他们的坚垒给攻破了!”底下的将领们一看主帅发火了,谁也不敢吭声。

第二天,李续宾就下令进兵攻打太平军的营垒。他自己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一口气就平了敌人九座营垒。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嘿,突然就瞧见敌兵像一堵墙似的涌过来了,还举着两面大旗,一面写着“侍王李”,一面写着“英王陈”。李续宾一看,知道碰上硬茬子了,赶紧整顿队伍,严阵以待。

可没想到啊,四眼狗陈玉成的前队来得太快了,两下瞬间就混战在一起。这太平军就跟潮水似的,越杀越多,一层又一层,把李续宾给团团围住了。李续宾在包围圈里,左冲右突,怎么也冲不出去。他抬头看看天,长叹一声说:“看来我今天要命丧于此了!”说完,他就跟手下的将领们说:“你们各自逃生去吧!”将领们一听,纷纷说道:“大帅您一心为国,不负皇上,我们怎么能辜负您呢!”

李续宾看大家这么讲义气,心里很感动,就传令说等月亮出来了,咱们再想法突围。好不容易等到月亮出来了,结果太平军跟潮水似的又涌上来了。李续宾拼尽全力,最后力竭而死。其他将领们,侥幸没死的,也就二十来个人,士兵们死的那就不计其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湖广总督官文和湖南巡抚骆秉章赶紧把这事儿写成奏章,飞报朝廷。朝廷旨意很快就下来了,调曾国藩赶紧带兵去安徽支援。曾国藩接到命令后,就上奏朝廷,请求起用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朝廷批准了。胡林翼上任之后,驻扎在黄州,对士兵们那是关怀备至,同时也时刻警惕着,谨防敌人入侵。

曾国藩带着兵刚进入安徽境内,就接到报告,说庐州失守了,李孟群也阵亡了。这消息还没消化完呢,又听说石达开带兵进犯湖南。曾国藩一听,这可急坏了,湖南那可是他的老家啊,这可怎么办呢?他赶紧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发公文,让他赶紧抵御石达开。

您知道吗,这骆秉章的幕府里,有个了不起的大人物,谁呢?此人姓左名宗棠,字季高,是湖南湘阴人。左宗棠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您瞧瞧,这志向远大吧!可这人太有本事了,难免遭人嫉妒,差点就在骆秉章那儿把命给丢了。多亏了曾国藩和胡林翼两位大人上疏,向朝廷推荐左宗棠,说他有大才,能担当重任,这才把左宗棠从大麻烦里解救出来,让他回到老家。

正好赶上石达开进犯湖南,骆秉章又请左宗棠出山,把军务都交给他。左宗棠那是真有能耐,他挑选险要地方设防,还招募义师,嘿,一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四五万人的军队。石达开攻打湖南,碰上左宗棠这么个硬茬子,讨不到半点便宜,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往西南方向逃窜了。

曾国藩听闻湖南没啥事儿了,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来。结果呀,朝廷旨意跟催命似的,让曾国藩赶紧进川,去堵截剿灭石达开。曾国藩没办法,只能一路紧赶慢赶,到了黄州。这一到黄州,嘿,又听说石达开压根儿就没进川。曾国藩一想,来都来了,就跟胡林翼见了个面。两人一碰面,就聊开了,聊着聊着就谈到了左宗棠。曾国藩一拍大腿说:“哎呀,林翼啊,你说说这季高(左宗棠字季高),那可真是个人才啊!这次石达开进犯湖南,要不是有季高在那儿撑着,我还真顾不过来!”胡林翼也点头称是。

曾国藩又说:“朝廷圣旨让我图谋安徽,我要是去那儿剿匪,兄弟你可得帮衬帮衬我啊!”胡林翼一挥手,大气地说:“嗨,曾兄,这还用你嘱咐?咱哥俩谁跟谁啊!”

曾国藩跟胡林翼告别后,就直奔武昌,去拜望湖广总督官文。这俩人见面,那叫一个客气,互相都把对方捧得跟朵花似的,那场面,您就甭提多谦恭了。寒暄完了,曾国藩就从武昌出发,前往建昌。胡林翼也没闲着,把军队移到英山,任命多隆阿统领各路大军,还派鲍超当前队,蒋凝学殿后。这队伍浩浩荡荡的,那气势,就跟要把天都给冲塌了似的,朝着太湖杀过去了。

再说那四眼狗陈玉成,听说清兵大队人马要来攻打,也不含糊,急忙纠集了龚瞎子等一帮匪首,带着人从庐州往上进犯。多隆阿得到消息,赶紧命令鲍超回去围剿。嘿,这鲍超也是倒霉催的,一回去就跟陈玉成碰上了。您猜怎么着,陈玉成的兵那可是鲍超的好几倍啊,里三层外三层,把鲍超的兵围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鲍超带着兵左冲右突,就是冲不出去,没办法,赶紧飞鸽传书,给多隆阿那儿告急。等了好几天,一点救兵的影子都没见着,鲍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赶紧给曾国藩和胡林翼那儿写信求救。

曾国藩一看信,好家伙,知道鲍超被围得危险了,二话不说,马上发兵去救援。胡林翼也不含糊,也发兵相助。鲍超一看援军来了,那精神头一下子就上来了,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正赶上刮起了顺风,鲍超灵机一动,下令乘风放火。这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烧得那叫一个猛,火势炎炎,太平军顿时大乱。四眼狗陈玉成见势不妙,带着人撒腿就跑,鲍超乘胜追击,一时间连着攻破了太平军七十多座营垒。那些跟着陈玉成的捻军,也吓得屁滚尿流,跑得没影了。太湖里面的太平军听说这事儿,也不敢待了,扔下寨子就逃,这太湖就这么收复了。

可这刚高兴没一会儿呢,突然又传来消息,说江南大营溃败了,张国梁战死了,和春退守常州,结果也受重伤死了。曾国藩一听,忍不住连连叹息,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没办法,他只能把这些战死的人的事儿,详细地写成奏章,上报给朝廷。朝廷接到奏章,也是一一抚恤了这些死难的将士。

朝廷一看这形势,得重新选个大臣当两江总督啊。朝堂上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推举胡林翼,可就有一个人不一样,谁呢?肃顺。肃顺上奏说,曾国藩当两江总督最合适。咸丰皇帝一琢磨,觉得肃顺说得有道理,就下旨让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负责办理江南军务。

曾国藩接到圣旨后,那是雷厉风行,马上保荐左宗棠襄办军务。朝廷也很给面子,特别下旨给左宗棠加了个四品京堂的官衔。曾国藩又和胡林翼商量,调了鲍超的六千人,还有朱品隆、唐义训等部的三千人,渡过长江往南,驻扎在徽州祁门县。

洪秀全那边也不傻,听说曾国藩出驻皖南,心里就明白了,曾国藩这肯定是要来图谋江宁啊。他马上命令李秀成带着古隆贤、赖裕新等人,率领数万太平军直扑安徽。曾国藩一看这情况,知道麻烦来了,因为鲍超和左宗棠的军队还没到呢,赶紧下令戒严,准备应对。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接到北京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催着曾国藩赶紧带兵去勤王。

喜欢白话历史兴衰演义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