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随云轻轻一笑,点头道:“我此来非是为了你们,我想寻西方教的晦气。若不和两圣分出个高下,实在无趣得紧。趁他们实力大衰地机会,了结彼此的因果,也省得他们再来寻我东方的晦气。”
共工愕然,良久,他才大手一挥,喝令手下大军向东海前行。他自己滞后,看向李随云,低声道:“清虚,你莫要糊弄我,你真打算去寻西方教的晦气?你莫骗我,和我说实话,难道和我你也不肯说实话吗?”
李随云轻笑道:“西方教一直是我东方的心腹之患,倒不是说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太过强横的威胁,盖因他们对我东方子民有着不小的野心,总想将我们纳入到他们的道统之下,就冲这点,我就得和他们证个高下。”
共工突然苦笑了一下,看向李随云,摇头轻叹道:“道兄,我不知道你打地是什么主意,我只觉得你有些时候精明得过分,有些时候,又莽撞得吓人。”
李随云微微一愕,面上露出一丝笑意,他信手化出一张几案,又化出两个蒲团,便在天空中坐将下来,又摆出了茶杯,茶壶,慢条斯理的烹起茶来,待水滚开,茶水泡好,又为共工倒了一杯,这才轻声道:“你说说看。”
共工苦笑道:“道兄,我知道你有你的抱负,你为了东方呕心沥血,没少费心思。甚至不惜得罪西方教,和他们结下这等因果。可若是这样下去,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李随云没有说话,只是一口将杯中的茶水喝了个干净,又缓缓倒满,仿佛在沉思,又似在犹豫,却是没有做声。
共工看了李随云这般模样,轻叹一声,低声劝道:“道兄,我知道你不想损耗东方的实力,可你想过没有,如今人族乃是天下的主角,可通天道兄地截教却多是妖族,他们地存在,必然影响到人族主角的地位。不要告诉我你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当年你能坐视我巫门灭亡,又出手保留一脉,如今难道你的心就便软了吗?需知属于巫、妖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时代,是人族的时代。截教如果真的战胜了阐教和人教,对天下,对人族来说,怕是没有太大的好处。”
李随云依然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喝着茶水,他那茶壶也被修炼过,称得上一个法宝,足可装一个小池塘地水,被他如此狂饮,也没有一丁点要干涸的意思。不过他那紧皱地眉头,显示出他内心并不平静。
共工见李随云默然无语,只是摇头感叹,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他知道,李随云需要考虑。过了好一会,他才继续劝说道:“道兄,我知道你对道统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心思,所做的一切,为的也是东土人族考虑。但有些时候,强力介入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这么做毕竟有违天道。道兄,你要想清楚啊。”
李随云看了共工一眼,拿起茶杯,一口喝干了里面的茶水,轻笑点头道:“我本来想败了西方教之后再和他们通天道兄证个高下,可如今这般情景,却又由不得我如此做。便依你罢,先放西方教一码,到时候让他们来寻通天道兄的晦气,我再坐收渔人之利,也就是了。”
共工点头轻笑道:“西方教虽然躲得过此劫,但日后终有算计之时,你也不必计较一时之得失了。”
李随云微微点头,临去时,大手猛的一挥,却见大海猛的腾起千丈高的大浪,席卷百里之地,千顷良田,尽被海水润泽,百十年内,寸草难生。他施了这般毒辣手段,方才露出一丝笑意,随共工回东海去了。
PS:以下字数免费。这章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李随云将阐教法宝都还回去的原因。
大家看封神榜,总为截教抱不平,截教看上去确实受了不少的欺负。但我文中已经做了一个解释。
李随云如此反复,看似混乱,实际上是因为他的个性。他报着和大家一样的想法,同情截教。可后来,他改变了。
顺便回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第一,女娲娘娘并没有要生灵涂炭的意思,她并不在意谁为人皇,但关键在于如何乘法商纣。而她出手的原因,则是因为西方教的加入。
第二,圣人之战如果这次就分出胜负,那封神榜上的空缺,谁来填补?
第三,莫以年纪论修为。要按照大家的理论,那孙悟空才修炼多久,他怎么也不该是天兵天将的对手吧!
第三卷群修大战凡间地,只顾今朝忘明朝 第四十四章西岐势微成汤退,浮云门下心不平
西岐成下,到处都是破碎的尸体和兵器,到处都是遗弃的旗帜和营盘。大战似乎已经结束了,噩梦似乎已经过去了,原本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如今变得破碎不堪,青灰色,土黄色的城墙也变成了暗褐色,那是干涸的鲜血。
靠近城墙的住宅都变成了瓦砾,绵延数十丈,瓦砾上还有不少被烧得焦臭的尸体,有商军的,有周军的,也有普通平民的。但很显然,商军的攻势止于此,再没有进前一步。
姜子牙的打神鞭太厉害了,陆压道君的葫芦太厉害了,阐教金仙的法宝太厉害了。一场大战,商军七路兵马,折了四五路,七杀星君仗着地行之术,保得自身无虞。余元最是憋屈,被陆压道人的宝贝葫芦斩杀了性命,委实恼人得紧。
金灵圣母和龟灵圣母乃是截教高人,一身神通,在各教也是翘楚。打伤阐教六大金仙,杀戮阐教小仙无算,只可惜命已注定,金灵圣母被五个阐教金仙围攻而亡,龟灵圣母则死于打神鞭之下……
镇元子只在初时动手屠了几个上不得台面的小仙,而后就回营中去了。孔宣更是无耻,他压根没有动手的心思,只在一旁看热闹。一番大战下来,闻仲撤下大军,见了金灵圣母和龟灵圣母两个的尸身,不由得悲从心中来,放声大哭。
孔宣见金灵圣母披头散发,面上尤显恼恨之态,心中微动,感叹道:“不想二位道兄今日也遭了毒手。”
这边赵公明再也忍耐不得,起身恨道:“孔宣,今日大战,你为何袖手旁观,你若出手,则西岐城可一鼓而下。何必有这等事?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
这边闻仲听了,心中愈悲,放声大哭,声音哀痛。左右军将闻声,尽是悲从心中来,一个个掩面而泣,心中之悲,不可遏止。
孔宣见诸人悲伤,微微摇头。面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轻声叹道:“实不相瞒,诸位命中注定,尽是封神榜上之人,我固欲逆转天命,奈何神通有限,能济得甚事?我本想借诸位之力,一鼓而下西岐,不想阐教之人神通如此,以至于反害了诸位道友……”
琼霄恨道:“孔宣。你张口天道,闭口天道,若是今日攻城的是你浮云岛的子弟,你还会袖手旁观吗?你既不想助我截教一臂之力,何必在旁边说风凉话。我们兄妹四个虽然没有什么神通,却也不敢劳烦您的大驾,你请自便罢!”
这边碧霄眼中也冒出火来,点头道:“孔道兄。我等相知一场,本以为是真朋友,不想你也是那等背信弃义之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潭浅水少,也容不下你这条真龙,便请行罢。”
孔宣又看了一眼其余几个修士。见他们面上殊为不悦。又看了看云霄。云霄修为高深,微查天机,自然明白事理,奈何无法驳了众人之意,脸上尽是无奈之意。看向孔宣,眼中也多了丝歉然。
旁边镇元子见众人如此作为,不由得冷冷一笑,他和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