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结束后,很快迎来了《欢天喜地七仙女》大结局。
铺垫了这么多天的七仙女大战阴蚀王,终于来了正章,又有春晚余波助攻。
再加上之前一直压制其的《汉武大帝》已经播出结束,且因为春节,央视和部分卫视举办各种活动,新剧尚未上线或竞争力不足。
《欢天喜地七仙女》的首播末期得到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收尾。
魔都卫视最后两日连续登顶同期第一,平均收视率3。5,最高收视率破7
鲁省卫视两天同期前五,一天前三,津门卫视和黑省卫视全部杀进同期前十。
市场占有率最高突破30%,成为正月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用媒体的夸张形容,《欢天喜地七仙女》力压春晚重播。
毫无疑问,《欢天喜地七仙女》火了,而且算是大火。
四家上星卫视,同时在正月决定重播,易安影视谈成并且在谈的地面频道和县市台累计相加近二十家。
这个趋势下去,这部剧的影响力会不断的积累发酵,考虑到题材受众,暑假二轮重播,还能再收割一波。
竞争2005年度最红电视剧中之一,绝不是颜礼痴人说梦。
根据公司推算,首轮+二三轮+地面频道等版权运作。
短期总计入账5000万+应该不是问题,冲击6000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个收益足够给金主们一个满意的交代,而颜礼本人更是大赚特赚,税前预计收益2500~3000万。
除了经济收益,各种随之而来的隐性红利也是数之不尽。
比如,《征服》《神探狄仁杰》《欢天喜地七仙女》,连续三年出品投资三部爆款作品,让易安影视和颜礼本人名气大躁。
颜礼更是被冠以【天才制片人】的头衔。
以“眼光精准”、“爆款制造”、“年轻锐气”等标签而区分一帮老牌制片人和影视公司老板。
如果说,以前颜礼被称之为【圈内新贵】,属于吹捧或鼓励,现在有点实至名归的意思了。
新浪网还把颜礼列为2005年重点关注娱乐人物。
连一些官方主流媒体也对颜礼投来目光。
白手起家、80后年轻一代、文化产业……但凡申论过关的笔杆子,都知道这些元素多好写。
颜礼的个人贴吧和博客的关注人数越来越多。
这里面固然有霍去病和金吒两个出彩角色带来的人气,同时还有很多对他有深一步了解后,产生好感的粉丝拥趸。
会演戏的男演员多了,长得帅的也不少,但同时还是一个成功的制片人和企业家就没几个了。
更不用说颜礼还如此年轻!
年轻意味着着潜力,年轻,也代表着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
哪怕颜礼的企业规模和个人身家在商界还排不上号,但上述那些因素,仍然让他成为不少人的偶像。
所以单一身份优劣太明显,就得玩斜杠和跨界,拼的就是一个综合分。
对于颜礼来说,出名,以及各种颇有赞誉的标签,不仅是满足他个人的虚荣心,同样方便他拉投资。
一个被称为“天才”的商业新秀,更容易得到投资人的尊重和信任。
而《欢天喜地七仙女》几位金主的不菲回报,也让颜礼在来京发展或者有意进军娱乐圈的煤老板和相关土豪群体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但《封神榜》的3000万投资轻松募集成功,颜礼的院线战略,也开始适当的同一些金主进行试探接触。
计划里,颜礼是准备在2005年的大牛市捞一笔,然后再布局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