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礼的动作比蒋雪柔想的还要迅速,不到四天时间,就谈好了合同。
《水月洞天》被川省卫视和贵省卫视,共同以单集60万,合计1800万的价格拿下首轮播映权。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附加条约,就是《水月洞天》的收视率要达到一定标准线。
也就是说,算是一个小对赌。
成绩达标,拿到1800万,成绩不达标,价格比原定的单集55万会低一些,大概约1500万左右。
一来一去300万,电视台播低省钱播高赚钱,自无不可。
周易那边比较犹豫,他们还倾向于落袋为安,却被颜礼说服。
颜礼和电视台签的这个对赌合同,要求没那么高,而且涉及到重播等诸多条款,达成几率还是不小的。
周易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公司,多部剧热播,对自家项目的还是有信心的,最终愿意赌一赌。
这也是和现在的行业风向有关。
电视剧价格越来越贵,良莠不齐,各家电视台又竞争激烈,买剧赔了的情况时有发生。
更不用说除了市场,还有人为因素。
去年,央视的一个负责人因受贿喜提十年缝纫机。
今年年初,曾担任《雍正王朝》制片人也是央视购片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紧随其后,据说是多次拿了制片方的孝敬。
这种丑闻,加上市场环境,进一步促使电视台对购剧更为慎重和“功利”。
不少电视台都在有意将购剧价格和收视率挂钩。
特别是深陷漩涡的央视,据说已经明确开始相关改革,打算推出【以点购剧】。
说白了,就是先播剧,然后按成绩算钱。
比如,播出收视率1%及以下,每集30万,播出收视率3%,每集40万,X%及以上(封顶),每集50万。
这么做可以极大保护电视台的利益,同时也能提升黄金档的质量。
但这样一来,制作方可就麻烦了。
没有人保证自己的剧就一定火,而且好剧成绩低迷,烂剧收视火爆,还有靠重播火的都比比皆是,这种玩法风险太大了。
但现在是买方市场,电视台,尤其是央视极为强势,你不卖有的是人卖。
央视一旦带头,后面的一些电视台估摸着也会有学有样,联合压制制作方的利益。
颜礼之前发行《水月洞天》的时候,还和川省卫视的人聊了聊。
对方半开玩笑的表示,下次再签类似的对赌,条约可能会苛刻的多。
颜礼倒是很淡定,因为他不相信电视台可以保持一致。
电视台各家的竞争,其实比制作方竞争还要激烈。
央视带头,或许有的电视台跟着学,但也有的电视台会背刺央视,抢优质项目。
如果央视【以点购剧】,别的电视台还是按照之前的路数来,制作方愿意选哪个不必多说。
凡事都有两面性!
以前央视平台最牛,好剧都是它挑完了,然后才是地方卫视挑。
现在【以点购剧】一出,剧组们用脚投票,说不定变成了地方卫视瓜分好剧,然后剩下的才去找央视。
购剧赔钱+内部贪腐,与优质项目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电视台整体收入受影响,孰轻孰重?
颜礼原先也紧张过,后来通过系统搜集情报分析后,就淡定多了。
虽然情况不会那么极端恶化,但各家电视台购剧时要求收视率成绩,乃至相应对赌,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说不定以后还会倒逼制片方去“购买收视率”,满足电视台和达成对赌。
很多老朋友见到颜礼,都说颜礼变了,而且变化很快。
每次颜礼表面笑笑,心里都忍不住叹气,天天在社会这个染缸里泡,天天和吃人不吐骨头的老油条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