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浩然气时而化作威严庄重的钟鼎之形,浑厚而悠远,仿佛能定人心神,净化万物;时而又凝成一片片竹简模样,每一根竹简都刻着儒家先贤的智慧与教诲,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陈旭靠着古树,清风微拂,月光沐浴,口中念念有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陈旭就这样沉浸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一遍遍的读着儒家典籍,松叶梭梭,他的声音渐渐低缓,眼皮不自觉地垂下,最终靠在古树上沉沉睡去。
恍惚间,陈旭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似乎化作了大学课堂上的教授讲解,教授浑厚的声音在他心中渐起“大学之道,博学之义,即规律、即原则、即秩序、即天命、即天道,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和根基,是宇宙规律和秩序的源泉,遵循天命的规律和秩序顺应天命的安排,天地人各安其位,天地人合而为一。。。”
突然陈旭周身一道金光将其笼罩,这一刻在这天地间陈旭时有时无,与这古树、与这庙宇、与这大山、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此刻陈旭是死物,如一具尸体陈在古树旁;是活物,如这夜晚的虫鸟栖息在古树上;又如风又如草。。。根本不为外人所感知!
陈旭体内又是另外一种景象,身体内部如一片宇宙,体内迸发出璀璨金光,三十道金色气息宛如这宇宙中活物一般,在空中翻腾流转,发出龙吟般的嗡鸣,响彻天际。
心脏迸发出六道赤金之气直冲霄汉;
肝脏涌出六道青金之气滋养万物;
脾脏升腾出六道鎏金之气沉入大地;
肺腑流转六道素金之气化作星芒;
肾脏奔涌出六道玄金之气汇入川流;
此刻他体内正演绎着“五脏应四时”
的奥义,每个脏腑的金光对应着二十八宿的星辰轨迹,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十二经络的子午流注;
顷刻间,这一切又消失殆尽,体内三十道金色之气不见所踪,只有五个大字忽隐忽现。
心脏处“礼”
字维持天地秩序。
肝脏处“仁”
字生发仁德之性。
脾脏处“信”
字滋养厚载之德。
肺腑处“义”
字应和清肃之质。
肾脏处“智”
字彰显润下之功。
这一刻陈旭体内的五脏成为了与宇宙秩序和道德伦理相贯通的能量枢纽!
夜色渐浓,杨婵携丫鬟林芝踏着月色归来,行之院中看见陈旭依靠古树侧卧于青石凳上,月光透过枝叶,碎银般洒在他的眉宇之间,而他浑然不觉,呼吸轻缓,手中一卷《大学》半开,似是被夜风翻了几页,又悄然合上。
此刻看着躺在石凳上的陈旭与白日里那个唾星四溅,摸相揩油的神棍判若两人,犹如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就连跟在杨婵身边的林芝看了都有些心疼,不由轻叹一声,走向陈旭轻轻地晃了晃他的身体,陈旭睫毛颤了颤,睁开睡意朦胧地双眼。。。。。
杨婵的绣鞋碾碎满地月光,杏黄裙裾拂过青石板上未干的松针露水。
她俯身望着陈旭眉间游移的微光,腰间玉珏突然发出蜂鸣——那是玉鼎真人赐予的护身法器,此刻竟与陈旭体内儒道气息共振。
“你还真是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