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宣诏。”
迎着文武百官的目光,李世民轻喝了声。
“是!”
御前内侍展开了一份黄帛,高声宣布:“东宫左卫率薛仁贵晋开国郡公爵,赐号:临汾。”
“东宫千牛贺兰楚石赐爵开国县公,号:平城,于锡林河畔建东胡都督府,以贺兰楚石为从三品下都督。”
“东宫录事参军裴行俭晋开国郡公爵,赐号:河内,授从三品上羽林将军。”
“东宫右卫率张思政、千牛:罗通、程处弼、秦怀道赐爵开国县侯,张思政为青阳县侯,罗通为历城县侯,程处弼为东阿县侯,秦怀道为安阳县侯。”
“罗通、程处弼、秦怀道授从四品上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
“东宫备身:周青、姜兴本、姜兴霸、薛先图、王心溪、王新鹤、李庆红、李庆先赐爵开国县伯,分别为林虑县伯、获嘉县伯、修武县伯、平皋县伯、河阳县伯、沁水县伯、山阳县伯、朝歌县伯,授正五品上太子亲勋翊卫郎将。”
“东宫队正:赵子敬、孟言、白昭、西乞松、马虺赐爵开国县子,分别为狄道县子、肤施县子、义渠县子、襄武县子、豲道县子,授正六品上东宫千牛、备身。”
“东宫右长史王玄策、兵曹参军刘仁轨赐爵开国县侯,为首阳县侯,中陶县侯,授从四品上轻车都尉。”
“左卫中郎将苏烈赐爵开国县公,号:武邑;折冲都尉席君买赐爵开国县侯,号:甘谷。”
“苏烈授正三品中都督,开燕然都护府于狼居胥山下,席君买授从四品上轻车都尉。”
“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右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赐爵开国郡公,号:怀义郡公、归化郡公。”
“代州都督张公谨,荫一子为开国县男,胜州都督宋君明赐爵开国县公,号榆林县公。”
“其下官员、将领、士卒由兵部统一核准,下发赏赐。”
“是!”
兵部尚书李世勣应声道。
“呼!!!”
这一份封赏诏书的下达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有些心情各异。
就连薛延陀都已经灭亡了,大唐在薛延陀故地设立大都督府、燕然都督府,东突厥的消亡是必然的,东突厥十余万部众如今都是大唐云中都督府治下子民。
东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正在长安当着他的怀化郡王,那么,作为左右贤王阿史那忠、阿史那泥孰赐一个开国郡公,并无不妥。
真正让人在意的是皇帝对于这一次参战将领、官员的封赏,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东宫嫡系所出就有2个开国郡公、1个开国县公、6个开国县侯、8个开国县伯、5个开国县子,可以算作太子党羽的苏烈、席君买又是1个开国县公、1个开国县侯,再加上之前的秦怀玉、赵节。
这是自李世民登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封赏,这些勋贵全都处于青壮年。
然而,秦怀玉、赵节、苏烈、贺兰楚石分别担任居延都督、云中都督、燕然都督、东胡都督,这相当于太子失去了四个左膀右臂。
而且,对于东宫将领的实际任用,压根为零,要么是虚职,要么是勋官。
“太子既然提到了在草原设立大都护府。”
“众卿以为何人可担当大都护一职。”
就在众臣遐想翩翩之际,李世民的话语再度把他们唤醒。
“这”
一时间,朝堂官员你看我,我看你,让人摸不着头脑。
“父皇。”
“儿臣举荐英国公出任大都护一职。”
魏王李泰眨巴着一双小眼睛,提出了一个建议。
“臣以为魏王殿下所言极是,只有英国公能担当大唐第一个大都护。”
尚书左丞卢承庆不假思索的跟上李泰的脚步。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