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薛仁贵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他旁边,侧耳倾听。
“魏晋定品之时,河东三姓:裴、柳、薛共同被列入郡望之列。”
“天下间,除了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河东三姓便是顶级世家。”
“你出身河东薛氏,为何28岁都还没有混上一官一职,只得打猎为生,养家糊口。”
“这”
薛仁贵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天下很大,又很小,皇室、勋贵、世家门阀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资源。”
“然后是落寞士族、庶族、地方豪强地主,最后才是百姓。”
“何为百姓,秦汉时期称之为黔首,典籍中多以黎庶称之。”
“大多数百姓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只能租种士族的田地,岁末结余下来,一家老小堪堪饱腹。”
“还有不少人因为天灾人祸四处奔走,乞讨为生,流离失所。东宫八百卫士无一不是乞儿、流民出身。”
“前隋开科举,大唐增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涵盖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可孤要告诉你,历年来的进士大多为士族出身。”
“从贞观元年到现在,数千名进士仍然在吏部排队等着选派官职,他们都是庶族。”
“为什么?因为朝堂之上的官员哪个不是士族出身,亲亲相隐,他们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吗?”
“自北魏以来,府兵制逐渐盛行,一直到大唐开国,彻底成为了军队的核心。”
“朝廷将大量无主荒地发放给流民耕种,这些流民需要承担军事训练和战时应敌得任务。”
“简单来说,他们那在不耕种的时候要参加军事培训,爆发战争后,需要自备战马、盔甲、武器参与。”
“从目前来看,府兵是百姓为之羡慕、向往的对象,多少人想要土地求而不得。”
“可你要知道,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府兵,只有上三等、中三等的人才能成为府兵。”
“从陛下上位之后开始实施均田制,真正得到授田,成为府兵的人少之又少。”
“世家门阀在战乱时期大量扩张土地,把那些破产的百姓收为佃户,他们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
“现在是贞观十五年,国力逐渐恢复,世家门阀子弟占据朝堂高位,继续牟取利益,他们开始少量的购买土地,时间一长,这种土地兼并就会变得肆无忌惮。”
“到那时,所谓的均田制名存实亡,而朝廷只能通过压榨现有的府兵来满足大唐天下的需求。”
“这些府兵不堪重负,兜售土地,府兵制名存实亡。”
“这个天下还是大唐的吗?”
轰隆!
一言落下,薛仁贵如同遭受雷霆打击,脸色变得煞白。
残酷的真相被披露出来,这个猎户出身的名将把一切都捋清楚了,正因如此,他才会感到无比的绝望。
“当大唐灭亡,这些世家门阀依然存在,因为他们可以继续重复之前的掠夺行为。”
“有一句话叫做千年世家,百年王朝,不外如是。”
深深地看了薛仁贵一眼,李承乾沉声道。
“殿下。”
“难道就这么任由他们肆无忌惮?”
薛仁贵眼中充斥着火光,满是愤怒和憋屈。
凭什么他们这些人出生入死,想尽一切办法得到的东西却是人家唾手可得的,凭什么有些人生来高高在上,他们只能像地上的蝼蚁一般苟延残喘。
“当然不能。”
迎着日光,李承乾脸上覆盖了一层金色,掷地有声的说道:“天下是李家的天下,更是大唐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