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许墨转向林琅一行。众人也都望向她们。
何京插话:“应该先让新人讲讲关于这所中学吧。”
“啊?”
“还是先简单解释一下吧。”比起何京的急躁,还是许墨说话更有条理。
“对你们来说这是第一场测试,你们什么都不知道也很正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对超出认知范畴的‘灵异事件’的适应程度也可以看作考验的一部分。”
“只有在第一次测试中活下来,你们才能算是正式成为这个世界的‘参赛者’,并获取更多关于这里的信息。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但是相对于‘无知’的劣势,新人也有‘新手光环’这样的东西,也即进入的地点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你们一定会知道更多我们不知道的信息,比如关于这所学校的构造、这里不成文的规则和流传的怪谈等等。”
“这些信息对于存活下去非常重要。”
“现在你们知道这些应该就够了。”
说到这里,许墨就停下了,其他人也没有做出什么补充。
叶月和罗小瓶都看向林琅。
在初中,三人都抱有对各类怪谈、恐怖小说的喜爱,所以合作了那本姑且能称之为恐怖小说的戏作。
但另外两人在升学以后就转移了兴趣点。
叶月一直沉迷学习,尤其喜欢数学,后来大学也主修数学;罗小瓶则是走了艺术生的路子,总之都是再也没去碰怪谈之类的东西。
只有林琅,到了大学依旧热衷于各类恐怖事物,简直是怪谈收藏家。
林琅沉吟片刻才开口:“我有一个问题。
刚刚那个校长向我们宣读了几条规则,听起来类似现下流行的规则类怪谈。
那么按理来说,只要按照规则行事就不会有任何危险。规则很简单,也没有矛盾之处,那么只需要中规中矩地完成委托就可以了。
虽然有超自然的存在带来的恐怖感,但同样有规则带来的安全感。那么新人所知的信息只是提高效率,也没有你说的那么重要吧?”
许墨愣了愣,大概没想到短短时间内这个看似稚嫩的学生不仅已经接受了这一切,还想到了这么多。
在许墨犹豫着怎么开口时,赵亦舟说话了,“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规则中包含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陷阱,以及没有人说过不会有外部因素干扰。
也即,我们对于客观规则的主观认识可能并不牢靠。”
“那这样一来岂不是又等于没有什么逻辑可循了吗?”罗小瓶听迷糊了。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一脸无语,不想解释。
叶月拽了拽她,“先不说这些。”
接着叶月提高声音说,“大致情况我们理解了。谢谢你们提供的这些信息。对于这起委托中的失踪学生,我有一些东西可以分享。”
“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是聊胜于无。”
这时众人才注意到她已经拿起了桌上的名单。
“这份资料上只提供了姓名、班级、学号以及失踪的时间地点。这三个学生都是13班的学生,根据同学老师的证词是在音乐课以后才失踪的,这些都是明确已知的。”
说话间,其他人也快速浏览了一遍名单,确实如叶月概括的一样。
“然后,可以从学号推断出他们的入学年份是1991年。”叶月指着学号中的几位数字,“正是建校30周年的时候,也是迁校20周年的时候。”
这里时间和空间都完全平行于现实,林琅心里默默记下这一点。
虽然来这里没多久,但先前种种都已经让她们能轻易接受这个设定了。
叶月接着说,“我们是2011年入学的,那时候已经没有13班了,只是一个空教室。”
“而传说13班就是在我们入学的20年前,也即1991年取消的,而至于为什么,学校也没有给出过清晰的解释。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传出了一些关于真正原因的流言蜚语。”
因为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到委托,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