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马兰和童萌提着饭盒进教室,一进来就咋呼,“孙老到招待所就奔你们这儿来了,怎么没说几句就走了!?”
陆导智商被楚安碾压了,有点气急败坏,“我特么还想问呢!”
瞪着楚安,“你说不说?”
楚安,“唉!”长长一叹,“只能说,还是有高人的啊!”
对陆鸣泽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把这老爷子伺候好!以后还有没有周播剧,你还能不能在县级台赚大钱,就看这几天了。”
此言一出,陆导、马兰、童萌全都愣住了,心说,有没有这么严重啊?
楚安看着陆导,“学习什么吗?学你怎么拍戏?你有什么可让人家学的?”
“人家来,当然是为了咱们和别人最大的两个不同!”
“县级台首播和随拍随播。”
其实,孙建怡的到访不难理解。
县级台首播这个事儿,受冲击最大的不是那些卫视台和有线台。那些电视台的覆盖范围是地级以上有线电视普及的地方,就是大城市。
而很多大城市是看不到《最好的我们》的。
在没有有线电视的地方,央视和县级台一样,是最容易获取信号的电视台。所以,县级台首播,抢的是央视的观众。
而孙建怡恰好是央视的台长。
听了楚安的解释,陆鸣泽吓死了,“所以,老爷子是来兴师问罪的!?”
楚安,“谈不上!一来,争夺电视剧观众不是央视主要的职责。二来,碾死你还不用人家亲自下场,但危机感是肯定有的。”
说的陆鸣泽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好吗?
马兰却不关注这些,问道:“那他就是为另一个目的来的?”
楚安,“对,为了随拍随播!”
马兰不解,“随拍随播也影响到央视了?”
“呵。”楚安笑了,“这可比央视大太多了。影响的是整个行业,是你、我这些人的饭碗,甚至可以影响华夏电视剧创作的方向。”
众人,“……”
从脚底板凉到天灵盖儿。
怎么让楚安说的这么吓人呢?
“不至于吧?”
楚安一笑,“还真至于。”
突然问陆鸣泽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那如果我告诉你,你和罗伯·鲍曼之间的差距,更多的是规则差异而不是才华差距,你相信吗?”
陆鸣泽突然愣住,脸色有些涨红。他很想相信楚安说的是真的,这句夸奖太受用了。但是……
陆鸣泽摇头,“我永远也拍不出《X档案》那种极致感官的氛围。”
实话实说,陆鸣泽的镜头感和营造氛围的能力,就是从模仿罗伯·鲍曼那来的。
所以他自己最清楚,有些东西学不来。
楚安哈哈大笑,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你可以的!至少在我看来,你不缺少罗伯·鲍曼的天赋。但你没有他的创作环境,以及规则胁迫。”
陆鸣泽,“???”
楚安解释道:“美剧是把周播规则发挥到极致的产物。”
“他们的分级制度,以及发行方自审核的模式,注定了资本要追求最小投入,创造最大利益的运营模式。周播剧是最符合这一商业逻辑的创作方式。”
“原来如此。”马兰适时回应,“照小楚这么说,周播剧是由观众来决定剧集寿命的,所以必须节奏紧凑高潮迭起。说白了,制造一个困境,马上就要给出反馈,观众看得过瘾才会继续看下去,拍戏才有钱赚。他们等不到下周或者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