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万?太夸张了吧?
楚安苦笑,“其实道具场地,还有服装这些真没多少钱,一百万不到。”
“主要还是那6台胶片摄像机和600组胶片,太特么贵了!”
这就是用胶片摄像机的代价。
如果还用数码机器拍,可能100万都不用。
但是……
“咱们是国内第一部周播剧,又是在和天都较劲的情况下开机,再加上……”
瞥了眼陆鸣泽,楚安的语气也开始变得幽怨,“再加上咱们陆导心里没点逼数,执着于胶片机。”
剧组最终还是用上了陆鸣泽心心念念的PanavisionMillennium,而且是一租就是6台,一天的租金。。。。7万!
又为了赶进度,三机位拍摄,35MM胶片更是不要钱似的用。
最后算下来,将近600组胶片,花了小1000万。
这么说吧,现在好莱坞拍一部奥斯卡级别的电影,可能都烧不了这么多胶片。
马兰听到这个数字就心疼,“就算用胶片机,以后一定要总结经验省着点用了,也不能由着陆导再任性了!”
瞪了眼陆鸣泽,“拍个24集的电视剧,用了1000万的胶片,说出去都得让人笑话。”
结果,冀英来蹦出一句,“嗯,主要还是陆导任性!”
陆鸣泽是一点没认识到错误,反而很骄傲,“你就说,拍出来的效果牛不牛B吧?”
大伙懒得搭理他,看着楚安,“还有吗?”
楚安往后翻了翻,“盛京台剪辑120万,其余零七八碎还有不到200万,一共3127万多一点点。
“之前计划再投资是2000万,超了1000多万。”
大伙儿一听,倒是还能接受。
毕竟随拍随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比如给盛京台的剪辑费,以及设备租赁啥的,都是为了赶周期,不计成本的花钱。
马兰笑道:“目前县级台给的首播费用就有6700万,还剩了三千多呢。”
楚安,“想多了!”
“张军梅那边跑推销的时候,一百人的团队40天就花了1200万,那可是把全国各地都跑遍了。”
马兰愣住,“就剩2000多万了?”
一部校园剧花出去4000多万?代价太大了。
楚安还没说完呢,“晚上杀青宴,是不是还得给大伙儿发点红包啊?”
“额……”
头疼。
让楚安这么一说,幸好先卖出6700万,否则剧组还是面临揭不开锅的问题。
楚安笑看陆鸣泽,“老陆,剩下的钱,名义上都是你的,你准备给大伙儿发多少?”
陆鸣泽一听,又开始大方,“多发!必须多发!没有大伙儿玩命的拍,就没有《最好的我们》,发多少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