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徐妙云看到女儿如此急切,怎会不知道她这是要去找李武。
她本能地想开口制止。
这样的举动实在不合规矩。
然而,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也曾年轻过,深知朱玉英此刻的心情。
因为,她自己也曾那样倾慕过朱棣。
少女的情感往往因他人而起伏不定。
徐妙云记得,小时候父亲徐达对她宠爱有加,她不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她喜欢舞刀弄剑,也酷爱读书。
父亲从不因她是女儿身而加以阻止,反而任由她随性发展,因此她在十三岁时既能使一手好鞭法,又能写出一手秀丽的小楷,因而被人们称为“女诸生”
。
这件事传出后,渐渐传入了朱元璋耳中。
徐家的女儿长大了,岂能让外人轻易错过?
朱元璋当即就和徐达定下了儿女亲家。
那时,徐妙云并不明白这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甚至还因为得到朱元璋的赞赏而高兴。
只是后来听别人说起,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已经选好了。
燕王朱棣。
或许那时她年纪尚轻,初尝情味,朱棣的名字便悄然传入耳际,她便将这个名字深藏于心。
她常常憧憬,亦常挂念,听闻朱棣得志便喜悦,听说他受责备则担忧。
岁月流转,十数载如白驹过隙。
徐妙云渐渐从灵动可爱的少女蜕变为优雅端庄的,如今更见女儿也学她,对一人牵肠挂肚。
徐妙云轻叹一声。
她望着朱玉英离去的身影,满心怜爱,今日是她的生辰,便让她去一回吧,若将来真的无缘,再为她断了这份情丝。
然而,徐妙云怎料到,这一时的慈悲,竟埋下日后诸多波折。
此时的朱玉英跑出屋后,来到后殿,脚步忽而迟疑。
冲动过去,冷静随之而来,她暗自责怪自己大胆,正想回去,心中却又有个声音不断怂恿她。
既然来了,问问又何妨。
以后不想也是来得及的。
想着想着,朱玉英握紧手指,鼓起勇气走进旁边的小屋,刚进门便见到李武背对着她站着舒展身体。
他依旧挺拔伟岸,令人安心。
李武转过身,英俊坚毅的脸上那双宛如星辰的眼睛,总是带着淡淡的自信与从容,一笑之间,便能让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朱玉英强压心底的颤动,努力摆出冷漠的模样。
“郡主?”
李武转身看到朱玉英,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但随即发现朱玉英有些异样。
平日笑容甜美的朱玉英,此刻却是面色冰冷,显得疏离。
李武疑惑不解。
莫非礼物不合心意?
但这也不至于啊。
李武正思索时,朱玉英仰起小脸,忍着内心的忐忑,故作冷淡且急促地问道:“你为何送我那个?又为何刻那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