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生在如今这个时机下,这么个方策却是真的可圈可点、值得讨论。
比如武由敬就带头赞同了。
除去世家以外,武由敬与武显儿,属于‘多方下注的其他’。
武由敬想彻底推翻武氏,自立称帝。(原剧里是想当太子:))
他觉得女帝简直是疯了,立李显为太子,要将江山拱手让给李氏。
他这么多年,牵着梅党做局,明里暗里打压李氏,更是使其绝后,为的是让女帝再把江山送还回去吗?
武显儿觉得她姑姑、爹、兄长怕不是都疯了。
姑姑立李显是权宜之计,但父亲钻牛角尖想要策反时机确实不错。
可父亲千不该万不该,跟武安康摊牌,更不该在那之后依旧命令她去辅佐武安康。
武家在前几日爆发了一次争吵。
正义的武安康怒斥武由敬不忠不义,怒斥其为了执掌官盐,操纵了御史案,堕了武家的名声。
不仅如此,他更是扬言,要查出武由敬的确凿证据,使真相昭告天下。(原著剧情:))
同时表示自已不会与父亲合谋,做反贼。
如果父亲真的要谋反,他会交还大将军符,两不相帮。(原著剧情:))
在儿子这边碰了壁以后,武由敬转而继续拿捏武显儿。
他点破了武显儿已经笼络了位禁军将军,并在暗中私自制作兵器一事。
武由敬自以为拿捏了武显儿。
但这一切是武显儿故意露出马脚让他知道的。
武显儿认为迫使父亲在焦急且孤立无援下谋反,对她的利益是最大化,会成为她登基为女帝的基石。(原著剧情逻辑:))
所以在武显儿的建议下,武由敬也决定,在大军死守蒲津渡的时候,他们在长安逼宫女帝。
所以朝中无论哪一股暗流,他都是支持的。
反对女帝,对对对我也反对,我太反对了。
主战?对对对我也主张战斗,必须战斗。
武由敬的态度,因其姓氏的缘故,一直是朝中不可被忽略的信号。
所以当武由敬站出来,赞同武安康不适合出城做将军,应以太子李显代女帝亲征死守蒲津渡时,这份提案被通过也只是时间问题。
梅相自然是支持的。
梅相经过这十来日,只觉得把自已前三十年糊涂混沌的日子都找回来了。
他的孙女承了他的智慧,竟然在后宅深闺中就能分析出如今梅家的处境以及未来该如何盘活的解法。
可惜啊,他唯一的儿子却依旧执迷不悟,好像活在梦幻泡影中无法自拔。
为了梅氏的子孙,他在走的时候还需要带走儿子,不然他就算做出天大的功绩也是枉然。
他心痛,却也为梅家还能留得下薪火而感到欣慰。
八岁的孙子瞧着还有救,就算嫡孙没救了,还有四个庶孙,都是他梅氏血脉。
而还有智慧最肖他的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