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徐天胤直视他的爷爷,目光漆黑,语气直述。
徐康国愣住,接着像是气笑了,一拍桌子,瞪眼,“你为国家执行了多少任务,什么危险没见过?今天晚上被个营长给威胁了吗?你打断了人家三根肋骨!他威胁你?”
“他带了人,拿了枪。”
“那是他违反军纪,你也跟着违反吗?”徐康国吹胡子瞪眼,虽然他没有胡子。
“他拿了枪,我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那是闹市区,你的判断是他真会开枪?”徐康国站了起来,瞪视自己的孙子。
“不能判断是否会开枪,但店里有顾客。为了安全着想,判定为潜在危险,需要排除。”
“你……”徐康国噎住,憋得脸发红。
祖孙俩一人一句,虽然一个语气威严,一个语气平板,但听起来,着实像吵架。
徐彦绍和徐彦英都不可思议地看向徐天胤,在徐家,哪有人敢跟老爷子这么顶嘴?通常老爷子说什么,都是低着头认错,哪有敢解释的?
夏芍也愣了,她转头看向徐天胤,见他站得笔直,目光直视老人。他说话,从来不接这么快,也很少解释太清楚,今晚却一字一句,与其说解释,不如说是在争辩。
徐康国瞪着眼,被噎得上不来话,向来最擅长训示人,这回竟被自己的孙子给堵得说不出话。这孩子向来话少,平时在家,只见他做,不见他说,一天也听不见他说几句话。今晚竟答得溜!
徐康国气得在书桌后转了个圈,回身时虽然依旧维持着威严的表情,但怎么看怎么像是辩论输了拉不下脸来的老顽童。过了半晌,他坐下,一拍桌子,“我不跟你说!丫头,你说!今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
夏芍不相信徐老爷子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么问,大抵是有深意的。
所以,夏芍也不隐瞒,将自己的盘算一五一十,和盘托出。当然,除了她对苏瑜使用术法的事。
书房里刚才祖孙俩吵架的气氛渐渐静了下来,渐渐的,变成莫名的涌动。
徐彦绍和徐彦英兄妹俩震惊地看向夏芍,如果不是她自己和盘托出,他们都不敢相信,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孩子,竟算计这么深!
今晚的事,他们自然是知道了王苏两家联姻断裂,也第一时间琢磨出了两家关系闹僵之后对各自的影响,甚至,对时下派系之争的影响。
但他们开始以为,今晚不过是年轻人之间的意气之争,最后上升到了拼权。却不知,拼权只是个幌子,这件事对王苏两家的影响,对派系之争的影响,不是由年轻人意气之争引发的“蝴蝶效应”,而是有人故意为之!
而做这件事的人,事先并没有深沉谋算,只是在偶然遇到此事之后,迅速布局,故意将事情闹大,一步一步将王家引入彀中,算计至此。
而这个人就站在他们眼前,女孩子,不足二十岁。
徐彦绍目光深沉,掩不住震动。他在官场多年,这样的布局,他自认也能做到。但如果是他做,他会连同车行里的争执都安排人演戏,他会将一切提前都布置好,一切按照计划行事。但眼前这女孩子,完全是偶遇此事,一晚上,便做下这样的谋算,连他想想,都不由骇然!
怪不得,天哲走之前,曾提醒他这个女孩子不一般,让他多提醒妻子些,别跟她过不去。
儿子很少说这样的话,徐彦绍起先不解,但今晚他明白了。
徐康国看着夏芍,目光威严而审视,“你为什么要对付王家?”
夏芍不信慈善拍卖会上的事,会一点消息没传到老爷子耳中,但她还是很耐心地将事情复述一遍。那枚金错刀的赝品,两人一起在广场上遇见过,转眼就到了华夏集团里,还是王卓安排的,连同华夏集团和徐家,一起算计了进去。
果然,这事夏芍从头说到尾,老爷子的目光都没变过。
听完后,他没有对夏芍的做法做出评价,只道:“你应该知道,徐家不参与派系争斗。”
第四卷 啸咤京城 第四十三章 老爷子的心思
“知道徐家为什么不参与派系争斗吗?”徐康国坐在书桌后,手旁一根雕琢古朴的手杖,暖黄的书房里,老人的手按在其上,苍老却依旧沉厚的力度,亦如他望着夏芍的目光。
夏芍在老人如此目光里不动,与他对视半晌,微笑,“派系纷争自古就有,结党,难免营私。既营私,便生腐败。有腐败,国家则败。我想您老的初衷,是希望徐家子弟为国为民,不为私。”
虽与老爷子相识不久,只见过数面,但夏芍还是很敬重眼前这位老人的。他有着国家一代领导人最朴实的愿望和思想,她相信当初他在那个战火纷飞饱受侵略的年代里投身抗战,为的就是保家卫国,还百姓一个安稳昌盛的国家。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夏芍信眼前这位老人依旧初衷不改。她的目光落去徐家书房里唯一一幅墨宝。那副墨宝挂在一进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作为书房唯一一幅墨宝,它的内容只有一个字。
正。
楷书挥就,端端正正的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