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噤声,因为纸带背面用蓝墨水写着"
织梦计划可行性报告"
,落款日期是1985年3月15日——正是织云阁纵火案前三个月。
密道尽头的青铜门刻满甲骨文,每个字符都由经纬线构成。
苏念安将银锁与周馆长的断梭拼合,锁体突然伸长成完整的云锦纹样,竟与门上的"
织"
字铭文严丝合缝。
当锁芯转动时,门内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却夹杂着类似织机运作的咔嗒声。
门内空间被无数光纤照亮,十二座青铜织机悬浮在空中,每座织机的梭子上都插着数据存储芯片。
苏念安认出那是云端科技的最新产品,芯片表面的散热纹路竟模仿着云锦的"
逐花异色"
技法。
林天一用磁场扫描仪检测,发现织机下方的青铜蓄水池里,浸泡着数百张织锦残片——正是文物局登记在册的失窃文物。
"
他们在提取匠人的生物电数据。
"
周馆长摸着织机上的铜锈,指腹沾到些许烟丝,"
云启年当年反对的,就是用AI解析织工的心跳频率,把人类情感量化成可交易的商品。
"
他突然指向水池中央的石柱,上面用小篆刻着"
天工之心,以血为纬"
,"
这是织云阁的禁忌秘术,用活人的脑电波编织数据。。。。。。"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震动,十二座织机同时启动,梭子开始高速穿梭。
苏念安看见芯片上的纹样与银锁产生共振,锁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完整云锦——那是朵盛开的并蒂莲,花瓣边缘流动着二进制代码。
林天一的电脑突然弹出警告,市政电网的电流正以异常频率向旧址汇聚,充电桩基站的销毁程序即将启动。
"
他们想把数据和我们一起烧成灰。
"
林天一扯下背包里的沈砚秋日志,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云启年站在织云阁前,身旁是位戴眼镜的女子,她手腕上戴着的,正是苏念安的银锁。
周馆长突然按住他的手:"
那是念安的母亲,她当年。。。。。。"
爆炸声打断了他的话。
密道入口的砖墙开始崩塌,青铜织机的梭子突然转向,芯片喷射出蓝色火焰。
苏念安本能地将银锁按在石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