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叶墨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
原本在他看来,现在所谓的流行歌曲,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洗脑催眠。人们喜欢一首歌,往往也并非因为歌曲本声,而是演唱者的人设。所以,他一度认为,这个时代不会有能打动他的歌曲。
可是不知为什么,苏晴雪的歌声,能让叶墨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无需诠释的真诚。这样的音乐,不需要荧光棒和尖叫,更不需要任何包装,它是最纯粹的交流,让你不自觉地放空一切,静静地融入。
大鱼在梦境的缝隙里游过
凝望你沉睡的轮廓
看海天一色听风起雨落
执子手吹散苍茫茫烟波
空灵,朦胧,温柔中带着一丝忧伤。
在大海的怀抱中,与大鱼相伴,听海浪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壮丽。两个纯净的灵魂,依偎在一起,感受彼此的温度。这就是世间最美好的羁绊。
这首《大鱼》的原唱他也听过,但也只是单纯觉得旋律优美,并没有如此强烈的代入感。这似乎无关唱功,是歌者的某种共情天赋。
大鱼的翅膀已经太辽阔
我松开时间的绳索
怕你飞远去
怕你离我而去
更怕你永远停留在这里
离别的悲伤,对远方的期盼,交织在一起。分不清是难过,感动,还是释然。
理智告诉他,这只是歌曲的意境,并不是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可是莫名情绪的浸润下,内心心还是不由自主地颤动。
几句先秦古诗,自然而然脱口而出。
“大鱼起兮翻北冥,乘云御风兮游太虚。长歌悠悠兮邀日月,音扬四海兮天地清。”
他觉得有些诧异,自己并没有任何文学细胞,脑子里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些诗句?而且他不是念,是用某种古怪的旋律唱出来的。刚才一瞬间,他好像突然失魂了一般。
难道是遭到了恶灵的精神攻击?
四处观察一番,并没有恶灵的踪迹。但他惊讶的发现,周围有许多人和自己一样,已经沉浸在歌声里,灵气槽不停冒出绿色的“+”号,数值也在缓慢但稳定地上涨。
苏晴雪的歌声,竟然在这怨气弥漫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正能量的力场,让人们暂时进入舒缓快乐的状态。在他的印象中,就算是灵界特工,都很少有这样的大范围群体技能。
如此庞大的正能量,外溢效应所产生的超自然现象,是难以避免的。此时苏晴雪的歌声传播范围,必然已经远远超过了麦克风扩音的极限,很有可能被普通人察觉。不过这都是灵界需要操心的b,外勤人员应该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技艺。苏晴雪的这种能力,与其说是罕见的天赋,不如说是还原了“乐”的本来面目。
这个女孩,身上有太多令人惊异之处。对她了解得越多,叶墨就越发好奇。
叶墨平时有些沉默寡言,但任务有需要的时候,也能与任何人攀谈。程音这个自来熟,对他的身手又有些佩服的姑娘,跟他聊了不过几分钟,便打开了话匣子。
她和苏晴雪,原本并没有打算在这里路演。只是有一天路过时,她们在对面的小摊子买烙饼,看见那个摊主婆婆冷得厉害,街上又冷清,没什么生意。苏晴雪就临时决定在这里唱歌,看看能不能帮她增加一
些人流量。
后来不知为什么,那个婆婆不在这里摆摊了,可是苏晴雪还是经常来。程音问她为什么,她却神神秘秘地说,总觉得这条街的氛围不太好,人们都不怎么开心,特别需要用歌声传递一些正能量。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程音有时完全不能理解苏晴雪的脑回路,也不敢在直播时说这些事,不然一定会被网上的阴阳人贴上“白莲花”“圣母心”“卖人设”之类的标签。
叶墨倒是不觉得奇怪。灵气值高的人,天生具有灵觉,对超标的怨气很敏感。但如果太过较真,总想着去改变,就很容易被当成另类。
一道空虚渺茫,只有灵能力者才能听到的悠悠长音,自上方传来。他抬头一看,瞬间两眼发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这条漂浮在上空的鲲,虽然没有《逍遥游》里那么夸张的体形,但也足够震撼,令人想起科幻电影里的外星飞船。
这是苏晴雪进入忘我的演唱状态下,无意识释放出的,普通人无法看见的灵体。它身体摇摆的节奏,与歌声的旋律遥相呼应。活动的范围,也始终处于灵气场中。确切地说,这个灵气场,就是“鲲”和苏晴雪共同维持的。
所谓灵体,就是高度凝练,具象化的灵气。在古代,也被称为“元神”。
根据灵界的说法,人类是会不断转世的生命。每一次重获新生,灵魂的形状都会改变,但最初的烙印永远不会消失。而灵体的形象,就是每一个灵魂最初的样子。只有觉醒了灵能力,人类才能记起自己的本相,并获得相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