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你当真想……”
想入宫做李玄贞的嫔妃吗?
她忍不住开口,可话说到一半却又闭紧双唇,没了话音。
如今她自顾不暇,问了又有何用?恐怕不仅帮不了忙还会徒增她人烦恼。
那厢青玉闻声回神,似是猜到崔英想说什么,她掩唇轻轻笑了声,尾音勾人道:“郡主,我可不是那不知事的小姑娘,我的路……我知道怎么走,您呀,且顾好您自己的事罢。”
崔英怔了怔,旋即杏眸弯起,露出抹促狭地笑。
青玉整日跟着她,恐怕早就看出来她想做什么了,却没嘲笑她不知天高地厚。
或许,是因为她也正在做“犯傻”的事吧。
崔英次日晌午才收到沈姝的回帖。
不过这次沈姝仍没说是与谁有约,只说是从前交好的小姐妹来了长安,她只得先陪她游玩。
末了,她还委委屈屈地向崔英诉了番苦,哭诉说她那小姐妹太过粘人。
崔英瞧着失笑,这点小事,昨日在帖子中说清楚不就好了,害她白担心一场。
放下帖子,崔英摇着扇子去廊下唤了簪秋和青玉来,三人略作收拾便坐上马车出了府。
马车里放着冰盆,丝丝凉意自冰盆往外散发,却仍抵不住外头火辣辣的太阳,三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拿着手帕不时擦去脸上细汗。
五月中旬,崔英身子稍好些的时候,便让裴君慎陪她去司府探望了一次司无明。
那日她与司无明没能说上几句话,从前开朗赤诚的少年经次一难变得沉默寡言。
往日两人畅聊的观星卜卦之事,如今似乎也不该再提,所以那日回府之后崔英便想找人做一本盲版《卜卦录》。
只是她身子好得慢,此事才一直耽搁到现在。
到了东市,崔英揣着书册统共找了三家铁匠铺和三家木匠铺,还有三家造纸坊。
铁和木都太沉,不方便携带,只能放在家中,但容易打造。
纸质的盲册则需要更加精妙的工艺。
崔英高中时,有年暑假对此事好奇,老爸老妈便亲情赞助她去制作盲人使用书册的工坊里学习了两个月。
但此事已经过去六七年,许多记忆需要花时间找回,而且选纸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步骤。
这天一直忙到暮色降临,崔英踩抱着一摞纸和铁匠铺、木匠铺送来的单字样品回了裴府。
青玉和簪秋随她忙了大半日,却没看懂她在忙什么。
不过青玉不关心这些,上了回府的马车她只觉得自己热得汗流浃背,直对崔英道:“以后这种出力气的活,我绝对不会再出手帮忙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