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崔英忽然想到什么,星星眼一收,又疑惑又羡慕地问道:“可你是从何处发现他有问题的,我为何就没瞧出来?”
裴君慎闻言默了默。
其实查出罗子甫有问题是意外所得。
因少女失踪案,他已派下属暗中监视荀门药堂数日,他们会在每日上朝前向他禀报,罗子甫昨夜行踪有异的消息便是今早收到的消息。
只是在沈府见到罗子甫前他并未将此事与沈三姑娘夜半被强掳之事联系在一起。
直到——沈夫人请罗子甫来为崔英看伤。
不过少女失踪案如今仍未查明真相,其中线索尚不宜向外透露。
“许是旁观者清。”
沉默须臾,裴君慎只得捡些不痛不痒地线索告诉崔英:“疑点有二,一是他身为医者竟连崔六姑娘为何受伤都未过问,二是他见到本官之后,竟连小小的包扎打结都频频出错。”
这些都是细小之处的线索。
医者讲究望闻问切,虽说在罗子甫来之前崔英的伤口已经被裴君慎清理过,但若不是做贼心虚,罗子甫万万不会连句“崔六姑娘是因何受伤”都不问。
再就是他为崔英打结。
如此基本、连入门都算不上的事,罗子甫身为医者,怎么可能当真疏于练习?
倘若崔英当时没有脑子里都在在想该如何与裴君慎保持距离,也不至于会忽略罗子甫的异常之处,还轻信他漏洞百出的谎言。
这可不就是当局者迷?只不过她的“局”和裴君慎的“局”,不是同一个“局”罢了。
崔英想着不禁羞愧低头,眼睫欲盖弥彰地一闪一闪。
“……原来如此,多谢裴少卿解惑。”
而裴君慎见其不再追问,终于垂眸低声,问出自己从抱起她那刻便一直想问的问题:“敢问六姑娘,你的鞋子在何处?”
嗯?鞋子?崔英仓促抬眸,狐疑望向自己双脚——“噫呜!疼!”
微小但细密地刺痛感瞬间席卷神经。
崔英灵机一动,脑袋一转,趴在裴君慎肩头就哼哼唧唧起来。
裴君慎薄唇倏然绷紧:这般细伤都忍耐不得,之前手上那么深的伤口为何要强忍着不肯喊痛?
沈姝匆匆带着朱焦赶来送鞋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六姐姐软乎乎地窝在大理寺裴少卿怀中低喃私语,像是在撒娇;
而传闻中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裴少卿竟难得有些手足无措,双手抱着六姐姐,似乎想安慰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
对嘛,这才有趣嘛,像下午那般正经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