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万万不敢。”
众臣就算有些心思,这会哪里敢承认。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那泼天的富贵,谁都想要。
皇室出一个有他们血脉的皇帝,那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就是废太后和废后家族行事太狂,太过猛浪了,不然保家族三代以上权势富贵,前程无忧。
“选秀之事以后莫要再提,不仅劳民伤财,还伤朕的龙体,以后你们谁敢提,朕当你们是想利用女色谋害朕。”
哗啦,众臣又是跪了一地重重的磕着地砖,表明他们的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延兴帝这一通操作,朝堂上再没人敢提选秀之事。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延兴帝在贝凌瑶的管理制度上,又结合了大景的情况,制定了官员的福利奖惩制度。
薪酬福利待遇的调整和增加,还修建了功勋祠。
除了配享太庙的功臣之外,有功的还能入文武功勋祠受人祭拜。
还有功德碑功德榜,上至臣官士族,下至平民百姓,不论出身,只论功劳。
对国有卓越贡献,为国牺牲,为国战死,一心为民,造福百姓的人等。
生立功德碑,死入功德榜。
太祖时期,行医济世救民、行善积德,后又成军医,牺牲在战场上的李神医入功德榜。
太祖未建国时,前朝灾情不断,散尽家财援助太祖救灾的巨贾锦安侯入功德榜。
……
除了本朝,自古历朝历代,有过显着功勋的人,经过朝廷认定,也可入功德榜。
着书立传!
这旨意一出,轰动朝野。
延兴帝这事搞的很大,但没人反对。
这些官员谁不图一个身后名。
文武功勋祠,功德碑,功德榜,谁不心动呢。
清心寡欲的延兴帝,一心扑在朝堂政务上,在他勤政治下,大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有的藩王便坐不住了。
先帝时,那几个夺嫡失败伤残的儿子,以及他们的生母太妃们,就不甘心了。
这么多年来,延兴帝不近女色,甚至有厌女症,对他们来说都是希望和机会。
没想到延兴帝突然有了龙凤胎,又立太子又封贵妃,肃清朝堂,稳定朝纲,那还有他们什么事。
他们是不行了,但他们有儿子有孙子,比起才周岁的太子,先帝最大的孙子都十四岁,今年后宅也产下了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