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筝是她血缘关系上的母亲。
但从她记事以来,她便疯得厉害。
盛年从小在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和父亲的谩骂殴打中成长起来,从未感受过母爱。
所以,她对林筝的感情很复杂。
这种复杂,一方面源于难以割舍的血缘和外婆临终前的嘱托。
另一方面,则是对不堪过去的厌恶。
这种矛盾的感情,让她每次面对林筝都会受到道德的鞭笞和良心的谴责。
如果,承认她不爱林筝,是一种羞耻。
那么,承认林筝是自已的累赘,便是一种罪恶。
盛年期待自已解脱的那天,又害怕林筝真的突然撒手人寰。
她想,如果林筝死了,这个世界她便再也无所牵挂了。
但她又不敢想象,到那个时候,她还能用什么理由支撑自已苟活下去。
疗养院闹中取静。
盛年沿着长长的绿荫走廊来到最尽头的红色房屋。
“盛小姐,你来了。”
何院长是一位五十岁出头的中年女士,见到盛年便温温柔柔地迎了上去。
盛年笑着点了点头,问:“她最近怎么样?”
“林女士状态很好,已经很久没发病了。”何院长边带着盛年往里走,边说道:
“但你也知道的,这种心理创伤类精神疾病如若患者不愿意清醒,外界是很难干预的。”
盛年点头,站在房间门口朝房内看去,轻道:“谢谢院长,我想单独和她待一会儿。“
“好。”
等院长走远,盛年才推开门缓缓走进去。
早晨十点多的太阳斜射进床前的一米书桌,身形消瘦的女人端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已经泛黄的《基督山伯爵》。
“这本书好看吗?”盛年偏头看向她,笑着问。
林筝闻言,缓缓抬头,那双清明澄澈的眼眸与盛年别无二致。
但她也只是看了一眼,便重新将目光移到书上,像是没有听到盛年的问题,又更像是不愿意理会。
盛年早已习惯了她这般态度,浑不在意地坐在一旁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床上,自顾自地说着:“看到你一切都好,我便放心了。”
房间内传来书页缓缓翻动的声音,床头柜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牛皮本。
“我记得外婆说以前妈妈是申大汉语言文学的老师,但现在学校里却没有一个人记得妈妈的名字了。”
书页翻动的声音一顿,又重又轻轻落下。
盛年笑着起身,似不经意地说道:“我现在的男人叫作傅凌野,是申城傅家,有权有势,不知妈妈当初可有听过?”
书桌前的女人,一动不动。
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盛年没再说话,转身走出房间关上了门。
窗外梧桐树影惙惙,夏季的草木香透过纱窗灌入床前女人的鼻腔,风也迷了她眼。
一滴泪,无声滑落在那本《基督山伯爵》上,在黑色冰冷的文字间晕染开来:
“这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必须想到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