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回头望着冷彪:“将军!”
冷彪一行热泪夺眶而出,他想说上几句感激的话,嘴嗫嚅着,一个字也说不出。
方玉明白冷彪心里所想:“将军,不要这样,看天下英雄们笑话于你……将军,千万不要过意不去!还记得么,当锦衣卫及官军在大江边围住你时,你拍马叫我跃江而去,我喊了你一声爹?其实,无论是过去玉少不更事,还是现在方玉长大成人,在我心里,你一直就是我爹,方玉为你做点儿什么,理所当然……”
冷彪仰望着苍天,心里默默念道:方大人,你没有享到的福,在下替你享了!
第九部 第四章 金屋藏娇(1)
陆风在离王府不远的地方买下一处宅院,宅院不大,甚为紧凑,他非常满意。住得离王爷近,既能随时听候王爷调遣,无事时也能很快回到家中。布政司赵谦赵大人听说陆风买了宅子,替他物色了一个管家,一名厨子,还将自己府里的仆役、丫环选了几名送到陆风宅里。陆风很是感激,一应人等齐全,总算有个家了。都指挥使杨松、按察院李江,以及布政司赵谦,都言要来府上共贺乔迁之喜。陆风抹不过情面,不事张扬的在府里摆了一桌宴席,请来三位大人。
众人分宾主坐下,陆风亲自把盏,为三位大人斟酒。赵谦从他手里夺过酒壶:“将军不必动手,由老夫来斟酒!”
陆风诧异了,赵大人官居正二品,乃大明的封缰大吏,都指挥使杨松、按察院李江,都是从二品大员,他们连袂前来朝贺一个从三品的将军,已属反常,赵谦还反客为主为众人斟酒,陆风心里不安了:“使不得,赵大人!”
赵谦哈哈一笑:“酒席桌上无大小,将军不必认真!”赵谦将四个杯子倒满,举起杯来:“为将军乔迁之喜,干!”
其实,蜀中三位大员屈尊前来陆风宅院,心里都各怀鬼胎。大明皇帝为了监视满朝文武百官、在外藩镇、各省大员,暗中在各地布下锦衣卫;锦衣卫更是无孔不入,扮成各色人等无处不在,大人们谁也不敢说他府里或院里没有锦衣卫。而锦衣卫又直接听命于大内,一封密折可以直接送入宫中。皇帝虽远在京城,各地大员们的一举一动,却都在朝廷的视线之内。近日,继东厂之后,又建立了西厂,其分工更为严密。官员们搞得来人心惶惶,整日疑神疑鬼。陆风是锦衣卫将军,成都府府治以内的锦衣卫都归他节制,眼前又是王爷的红人。虽然赵谦等人掌握着一省大政,仍然不得不在陆风面前小心谨慎,甚至巴结于他。
几杯酒下肚,三人似乎事先商量好了似的,由赵谦出面拿出一张银票:“几位大人不知将军喜好,怕买的贺礼将军不中意,反而弄巧成拙,也就空手而来。实在是不好意思……这张银票,是我们三位的一点儿心意,还望将军笑纳!”
陆风接过手一看,是张一万两的银票,这份礼在京城也算不薄。他知道这笔钱一定得收下,否则,就是不给他们的面子。官场就是如此,你来我往,亲如兄弟;若想保持清白,则将反目为仇,处处树敌。
“谢谢各位大人。”陆风端起洒来:“陆风入蜀不久,蜀中之事,还要靠各位大人指点,陆风若有做得不妥之处,大人们要不吝指教。这杯酒,我敬各位大人!”
赵谦、杨松、李江见陆风收了银票,心里坦然下来,他们一起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前不久,按察院应陆风之请,出动数十名捕快协助锦衣卫在芙蓉亭茶楼捉拿方玉,人倒是拿下了,后来反到在按察院内把人给跑了,李江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怕朝廷追究下来:“将军,上次在本院跑了方玉一事,大内有何说法?”
陆风故作惊讶之状:“李大人,你何时抓住了方玉?”
李江愣住了:“这……”
“那方玉是何等人,是大人你想抓就能抓住的?今年春上,朝廷出动了秦川铁骑,还调来陇南之师,我大内也派来近百名高手,均未抓住他,你那帮捕快就能抓住方玉?真要如此,要我锦衣卫何用?”
李江听出陆风的弦外之音:“惭愧,是我记错了……”
陆风也就此回神:“事后我听说,抓的是一个叫方、方于的蟊贼?”
李江长松一口气,既然陆风改口,说明他已经在大内将此事化了:“将军说得极是,来来来,别让杯子空着!”他抓起酒壶,就往杯里倒酒。
赵谦奉王爷之命在剑门筹划粮草,无奈剑南道天干,粮食歉收。眼看王爷给的期限快到,他亲自出马督促,粮草也只收了个十之六七。误了军令罪当问斩,赵谦心里一直不安。“陆将军,剑南道天干十年不遇,粮食颗粒无收……王爷令我筹粮一事,眼看期限快到,将军能否替老夫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
“请问大人,粮食收了几成,够十万大军几日之用?”
“最多只有七成,勉强能用上五至八日……”
“大人,粮草是大军作战之根本,军中一旦断粮,就会动摇军心……既然王爷拿银子给大人筹粮,本将倒有个主意……”
赵谦两眼一亮:“将军请讲!”
“大人,王爷要的只是粮草,不会问你在何处筹得。本将看来,不必非要在蜀中筹粮,出剑门、过秦岭就是汉中。汉中富庶,也是蜀军北上必经之地,大人将粮草囤积于汉中,正好解蜀军出蜀后缺粮的燃眉之急!”
赵谦故作糊涂,用手拍着脑门:“此招我怎么会想不到呢?只是,前往秦地征粮,有违朝廷惯例,大内倘若知道……”
“这事好办,我给大内王公公上一密函,讲明情由。”
“多谢将军!”赵谦长长松了大气。
都指挥使杨松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王爷令他与羌王借兵,羌王倒是答应了,但索要的银两超出他的意料。王爷生性疑心很重,杨松怕王爷疑他中饱私囊,一直不敢回复王爷。
陆风听了杨松所言,叫杨松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只要心怀坦荡就放手去做。何况,那银两的事儿,王爷不一定会让杨松经手。若有机会,他再在王爷面前,替杨松说上几句。
杨松感激不尽。
陆风连饮了众人敬的酒,心里有些飘飘然。望着蜀中三位大员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有求于己,心里涌出几分快意。他大呼小叫地劝着酒,真的像赵谦说的那样——酒席桌上无大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