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子魁苏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老高了,李子魁没有别的感觉,就是屁股疼的火辣辣,自己趴在桌子上,下面垫一张草席子,李子魁迷糊了,自己在哪里呀?
想了半天,他多少有点记忆了,还好,没有出现脑雾,也没有断片。
他趴在桌子上,勉强看看周围,一间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房间,一张破旧不堪的桌子,旁边竹子板凳,墙角油灯,啥年代了,还点油灯。
椅子上坐着一个中年人,神色自若,在制作一个木梳子,穿的衣服是明清时期的服饰。嗯?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回事?
难道是在拍古装戏?最近古装片比较火,不对,演戏也不能打我呀!难道是我穿越时空隧道了吗?想到这个问题,屁股越来越疼。
并且疼痛特别真实,那就没错了,是我特么的穿越时空隧道了,想到这个,李子魁很窝囊,人家都是穿越时空隧道成为王子殿下,皇亲国戚,我特么来了就是一顿揍,还是一个瘸巴,还被人打休克了,不公平。
此时,外面进来了一个中年贵夫人,衣着华丽,气质好高贵,对男子说:“药已经熬好了,给他敷上吧!”
男子扔了木梳子,接过药盆,说:“我来吧,你出去吧!”
李子魁想起来了,此人叫张应龙,黄桑店老板。在穿越时空隧道之前,自己作为一名子弟中学的体育老师,业余时间爱好习武,打拳,与周村的大镖师李子魁重名,属于同名穿越了,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李子魁是河北沧州的,一个李子魁是燕京人。
一个李子魁是镖师,就是今天爬在桌子上的,为了学武艺,来黄桑店惹事儿被打。
另外一个是老师,生于一九四九年,燕京化工学院毕业分配到张店工作,从事教学。
张店,古代称黄桑店村,现在美食一条街那里,还有一座桥,三个金色大字:黄桑桥,晚上可以在这里吃烧烤,
古时候济南通青州的官道从村中穿过。桥北有一家马车店,名“张家老店”后来就干脆省略了中间的两个字,叫张店。
店主人老张,大名张应龙。祖上几代都是使枪弄棒的武林高手,到了他这一代,自然学得了一身好武艺,特别是七十二路弹腿,威名远播。
年轻时,他还开过木梳作坊,黄桑店自古做木梳闻名四乡。
凭着这身好武艺,走南闯北卖木梳,保得一路平安无灾祸。后来年过知命,停下了木梳作坊,改行开起了马车店。
张老板人正直豪爽,有一副侠肝义胆,扶危济弱,讲究信义。他人缘颇好,马车店又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店内车辆天天爆满,生意红红火火。
古语说,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是什么意思呢?
&;车”指的是行走江湖的车夫,古时候交通不便,什么都慢,时间慢,旅行慢,车马慢,交通工具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依靠马车和船只,而赶马车的人就叫做车夫。
古代的车夫一般都是穷苦出身的老百姓,农忙的时候他们在家干活,农闲的时候才出去做车夫赚外快,而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达官贵人或者军队中的军官。
长此以往,车夫就和上流社会的人建起良好关系,从而忘记了自己穷苦百姓的身份,开始欺压百姓,甚至还做一些见不得人的黑道勾当,所以古代车夫是不怎么招人待见的。
“船”,就是船家,过去走船的人,都是一些图财害命的主,如浪里白条张顺等人。
“店”,就是开黑店的,如孙二娘之流。
“脚”,就是脚夫,或者轿夫。“衙”,就是衙役们。
这样的人长期游走在社会上,干些见不得人的事。
夏末的一天傍晚,从黄桑店东边,来了一个拄双拐的跛
脚客人,此人中等个子,身材精瘦如猴,两撇八字胡,两个贼眼东张西望,满脸的傲气。此人就是李子魁。
李子魁进店来,张老板立即笑脸相迎,为他安排好客房,吃饭的地方在一楼大厅里。见他落座时,一付红漆双拐上,刻着“天下第一拐”五个字。
张老板看了一眼,不由得双眉紧皱。
当晚,张家老店的厨师,为“八字胡”李子魁准备酒菜,主食,就在这当儿,李子魁踱到院内墙角小便,正好老板的儿媳和小女儿姑嫂俩走亲戚回来,就是端着药盆进来的贵夫人,
俗话说得好,只要对着墙,不算耍流氓。但是李子魁是来惹事的,他两眼色迷迷地盯了很久,目光直送她俩进了后院。
张老板大喊一声:“客官,酒菜齐备!”
这一声碱,使他李子魁如梦方醒,倖倖然地来到大厅,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