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灾难赈济一项占了四千七百万银元,主要是因为帝国的灾害性天气继续恶化,风灾、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等接连不断,帝国政府不得不拨出巨款用来救济灾民,以及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神武大帝邓浩楠几乎每天上朝都听得到这方面的报告,如果不是帝国财政盈余数额巨大,帝国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当中。
邓浩楠每每感叹,一是感叹他的幸运,可以用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来弥补帝国的灾难损失。一是感叹历史上的倒霉皇帝崇祯,一个兢兢业业却生不逢时的皇帝,他那个皇帝当得太憋屈了。
帝国去年的财政盈余九千万银元,加上前几年每年都有五六千万银元的盈余,帝国国库内储备了高达三亿银元的金融储备,里面的资金已经堆积如山。
这还不包括帝国央行的资金储备,民间资本的庞大,使得帝国中央银行的资金储备超过七亿大关,这笔庞大的资金让满朝文武大臣们喜极而泣,但却令邓浩楠欲哭无泪。
七亿银元平摊到七千多万国民身上,每人不过才存十个银币而已。文武百官只看到了总体数字,却忽略了平均数字,只有平均数字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到底是否富裕。
在邓浩楠的计算里,此时帝国的央行储备资金应该达到二十亿银元才算正常。平均到个人,六年当中,每人总共存了三十个银元,这样才能说明老百姓真正的有了余钱,可以放到银行里存着。
但现在来看,帝国的老百姓们紧紧刚刚达到了温饱水平,银行制度推行了六年,休养生息的免税政策推行了八年,这么多年老百姓才平均存了十个银币,这说明老百姓这些年依然没有攒下钱,基本上是赚了钱就花了。
当然,邓浩楠心中也明白,想要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富裕起来那是相当困难的。不过好在现在帝国达到了温饱水平,至少不会像前朝明那样饿殍遍野,骨肉相食那种悲惨时候了。
其实,邓浩楠不过是用现代眼观来评判古代。事实上,在古代,能够做到国民温饱就算是繁荣昌盛了。更何况,中华帝国此时所遭遇的天灾是难以形容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达到温饱,换做别人早就乐不思蜀了,只是邓浩楠向来要求高而已。
这一天早朝,随着各种奏报结束,邓浩楠一直头疼的灾难报告竟然没有了。
“诸位爱卿,今天是好日子啊”
群臣不明所以,纷纷称是。成基看出了皇帝的话中之意,他知道皇帝是因为没有民间灾难报告而高兴。
“皇上尧舜禹汤,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帝国国势蒸蒸日上,天灾也渐渐远离”
群臣这才明白,今天竟然没有了灾难方面的报告,于是纷纷附喝。
邓浩楠十分高兴,于是道:“今日朕高兴,不如众爱卿随朕一起到南苑一番如何?”
“臣等遵旨”
群臣见邓浩楠兴头正高,也跟着去南苑乐呵乐呵。
正当邓浩楠准备摆驾南苑狩猎之时,远远的听到了大殿的急促呼叫。
“河道八百里加急公文”
随着一声接着一声的传递到勤政殿,邓浩楠的心顿时咯噔一下子沉了下来。
河道八百里加急,不会是决堤了吧
邓浩楠旋即摇摇头,这大冷天的不可能发洪水决堤。
“报”
一声长喝,驿站勤务衙役风尘仆仆的跪倒在地。
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启奏陛下,河南桃花峪段黄河决堤,河道总督刘长青八百里加急公文,请皇上圣裁”
邓浩楠顿时愣在了那里,怕什么来什么,本来还以为可以乐呵一天,没想到竟然来了个决堤。
虽然黄河决堤不是件新鲜事儿,在古代,黄河三五年就会决堤一次,神武二年秋天就决堤了一次,没想到在神武六年春天竟然也能决堤。
旁边小六子唤醒了邓浩楠,急忙呈上奏折。
邓浩楠看一遍,顿时恼火道:“刘长青是干什么吃得?自从上次黄河决堤,朕已经拨款上亿银元用于修缮河堤,怎么又决堤了?还是大冬天的决堤”
群臣顿时明了,黄河真的决堤了。
钱谦益接过奏折看一遍,脸色也是很难看。
上面报告了黄河决堤后,淹没了附近十几个州县,人员伤亡很大,损失惨重。
邓浩楠怒道:“河道总督刘长青有负朕望,不将其革职问罪,难消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