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过是一块陨石而已,就算稍微大一点,但也不多,想要影响它的运动,并不需要太大的引力。
再说,他也没说用这玩意把陨石引过来啊,它就这么大,真引过来撞一下,那不得成宇宙碎片啊!
成本挺高的好吧!有钱也不是这么烧的。
他选择在陨石离木星最近的位置做,做就是改变它运动轨迹,引导去木星的引力范围内,让木星去解决它就行。
原本这个实验是做不成的,以之前的飞行速度,从月球去木星一趟,没个把月根本不可能。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姜复拍胸口道,说一定可以在他搞定之前,把20分之一光速的飞船搞出来。果然姜复比他的速度还快一步。
这就有实验的条件了!
陨石现在距离木星引力范围的最近点,还有接近30个小时。
两名驾驶着朱雀九号的宇航员也准备从月球出发了。
韦宇杭和吴欣悦便是本次实验宇航员。二人都是一零后,在这个一零后都奔四的年代,他(她)们正值当打之年。
大航天时代虽然和后大航海时代同时开启,但进度远不如后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大航海时代都已经迈入海沟,深入探索地球的最后一片禁区。除了地心人类去不得之外,地球可以说再也没有人类到不了的地方。
而航天时代最大功绩还是在月球上,最多加上火星那边的空间站,其他星球人类还没有真正深入。
不过木星这颗星球人虽然没有去,但探索的机器是去过的。
木星是气态行星,和太阳的组成高度相似。如果不是形成之时被太阳所捕捉到后面自身质量又差那么一点。它其实是有成为恒星的可能的。
可木星虽然很有研究价值,但上面的条件太过于恶劣,基本不作为移民星球考虑。可能等技术发达后,可以作为资源型星球来挖掘。
真正让科学家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卫星,木星的天然卫星数量有92颗,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变化。但有移民价值的不多,包括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
欧罗巴(Europa,木卫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层,经过探测在其冰层下方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这个海洋与岩石核心的接触可能为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化学能量和营养物质。这里很有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地球最早期的生命。
相比之下,木卫三和木卫四要差一些,因为它们同样拥有一个地下海洋,可这个海洋可能比起木卫二就要逊色的多了。
而这次,两位宇航员去的方位,却并非那几个卫星的方向,而是木卫一所在的区域。
这是一颗火山活动极其频繁的星球,表面环境异常恶劣。先前发射的四颗探索宇航器中,仅有一颗抵达此地,但一到星球表面便直接损毁。
张尧的想法是,把这颗陨石往木卫一方向上引,只要它到达那个区域,无论是最后导向木卫一,还是直接往木星而去,那就无所谓了。
喜欢张尧的人生旅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张尧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