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出人意料的演化出精度极高的“同性雷达”。
他们能够一眼辨同。
社会学家说,这听起来不科学,但是事实。
伦理学家非要生命学家证明,这虽然听起来不科学,但是科学。
社会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搞出来个比随机瞎猜成功率大了一丁点的人工智能,据说能从面部表情和行为规律中辨认这类人。
伦理学家又跳出来反对。
他们说,一千多年前,科学家和人工智能都不存在时,人类就干过类似的事。
手掌的纹路、屁股的形状、乳房的尺寸、性器的颜色都曾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巫师的“确凿证据”。
从面部表情和行为规律辨认同性恋,不是投机取巧的伪科学还能是啥。
再说了,AI天眼能认出同性恋,升个级,就能认出恐怖分子。
再升级,说你是什么、你就得是什么。
因为AI“挺准”啊!
准确率足足有72%呢!
要知道瞎猜的准确率也有50%。
刨掉瞎猜赠送的50%,AI增加的准确率是22%。
“挺准”的“挺”,水分够不够大?
这个事实一摆,伦理学家得出结论:任何凭借外表特征的行为学判定,都是种族主义。
两方都是那么绝对,在极端的两头循环往复、非此即彼。
科学一定要证明生物学某种表象具有“某种意义”。
伦理学家又要评判科学家的“某种意义”是否具有“某种意义”。
他们掩盖的事实是,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然本多彩,自然有“自然现象”。
不常见,但有的东西它确实存在。
存在,无论你是否知道。
也无论你是否喜欢。
也就是不要“以己度人”。
科学界做不到“以己度人”。
很多年后,胖子做到了“以己度人”。
但不是那时。
那时的,他甚至都不觉得,小樱和啤酒妹非常确定粉红城堡能火,是件很奇怪的事。
因为他也确定,水上世界能火。
他的原因是:没错,因为我喜欢。
他认为小樱和啤酒妹跟他一样。
谁都无法说服谁。
这不要紧。
以这家店为中心,左边小樱开一家粉红城堡,右边胖子开一家水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