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喝完杯子里剩下的蓝山。顾莫杰正准备重新坐下来找点事做。办公套间的大门却被推开了,迎来了一些让他倍感亲切的嘈杂。
“顾总。非常抱歉。这里的门禁和铃声还没装,敲门又怕您听不见,我只好自己进来了。”
进来的是叶敏茹,整个人齁在那里,如同一只本分的鹌鹑。似乎那几句抱歉的台词,在这张嘴的主人闯进来之前。已经被反复酝酿复习了好多遍了。
顾莫杰心情正好,报以一个和煦的微笑:“没关系,有什么事就直说。虽然我们搬了环境,但是公司还是原来的公司么,我们坚持开放式管理的理念是不会变的。”
叶敏茹被顾莫杰的微笑一暖。也放下了紧张,赶紧说道:“是这样的,前几天烽火猎头为我们物色的几个经理人,今天有三个会来。第一个我预约在了上午10点,另外两个分别在下午,您方便约谈么?”
“方便,怎么不方便,横竖又不忙。诶?10点?那不就快到了?”顾莫杰一边答应着,一边看了看时间,才反应过来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于是赶紧追问了叶敏茹一句,“是让他们到会议室么?”
叶敏茹答:“在二楼的云咖啡,我订了包厢。我想着第一次来,还不知道对方的态度,直接在会议室见不太好。”
顾莫杰稍微楞了一下,赞道:“不错,小茹姐你做得很好,对于高端人才,我们不能端着架子。以后你也要这样用心。”
细节之中,才见专业。
叶敏茹被赞了,脸色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想谦虚两句,竟然找不好措辞。
那些顶级的大牌人才,在完成对目标企业摸底、确定意向之前,是不太喜欢直接到对方公司的地盘谈判的。因为那会给人一种“我是被考核的一方”的感觉。
既然是真正的双向选择,第一次的相互了解,就不该在任何一方的主场谈判。
硅谷,中关村,都有那么多车库咖啡、3m咖啡。这些地方生意常年火爆,就是因为有那么多it圈特立独行的怪才,喜欢在这种平等论交的氛围下筹建团队。多少灵光一闪的创业团队,都是在这种地方诞生的。
黄龙时代广场底下两层的商务会所和购物区,自然少不了做餐饮的。若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到了后世光棍购物节火起来那几年,这儿会诞生一个名叫“阿狸云咖啡”的创业咖啡吧,算是成了钱塘市的it社交地标,获得如同硅谷车库咖啡和中关村3m那样的江湖地位。
不过如今整座楼都卖给了顾莫杰,阿狸云咖啡自然是不会存在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因为顾莫杰成了国内深度算法和云数据应用第一人,在初音网络手上,另一个云咖啡诞生了,
云咖啡刚开业没几天,就成了初音网络年轻的项目经理们头脑风暴的地方。几天之后,隔壁b座的支付宝工程师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
顾莫杰很尊重客人,提前五分钟到了楼下包厢,旁边只跟着负责拿材料做记录的叶敏茹。
五分钟时间,正好提前看看来访者的个人履历,当然,这一切叶敏茹早就整理好了。
顾莫杰抽过一个文件夹,翻开,里面的东西做得很随性,不是那种寻常应聘人员填的表格式履历,而是几乎可以算作微自传了,连照片插图都是随意地插入在各段经历里头。圈里人都知道这是烽火猎头的做事风格。
履历上是个35岁光景的女人,叫陈小微。
顾莫杰需要的是公司高管,所以这年纪应该算很年轻了。
细看之前,顾莫杰先浮光掠影扫了一遍叶敏茹做的分类提要。叶敏茹对此人的档次评估,是“可能胜任公司旗下某产品的运营总监”,但是应该没法胜任公司的整体管理。
看来,叶敏茹给顾莫杰安排在早上的这个应聘者,应该只能算是开胃菜了。
“中科大少年班的?19岁本科毕业去美国留学?26岁拿到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uc旧金山两年博士后研究资历?啧啧,没想到还是个学霸呢。”
刚往下细看了半页,顾莫杰就肃然有些起敬,他素来只用灵活敢拼的人,公司开了两年,也没见几个学霸。不过如今既然要正规化管理,引入学霸估计也是必须的吧。
可惜,又看了不到两页,顾莫杰对学霸的幻想就有些破灭。
“博士倒是博士,怎么是念分子生物学的?和互联网业屁的关系都没有啊。”
强忍住被耍的恼怒,顾莫杰勉强自己继续看下去,一边看一边告诫自己:做互联网的么,脑子灵活就行,专业半路出家的多了去了,要给对方机会嘛!
可惜,又看了半天的对方工作后的资历,顾莫杰的失望就更深了。这个陈小微求完学归国后,那**年的从业履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传统媒体界打交道。做过三四年记者,后来又做到电视台女主播,后来还是靠着媒体界的资历,成为了一个著名it科技频道的主持和咨询顾问。